主动隔振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11
作者
张春红
汤炳新
机构
[1] 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江苏常州,江苏常州
关键词
微幅隔振; 主动隔振; 智能作动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B535 [振动和噪声的控制及其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阐述了主动隔振理论以及主动隔振技术的发展现状 ,对微幅隔振和车辆半主动隔振、主动隔振亦作了介绍 .最后 ,对主动隔振未来的研发动向作了简短评述和展望 ,指出主动隔振技术的发展必然要依赖各相关领域的发展 .
引用
收藏
页码:1 / 5+16 +1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机械振动主动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综述 [J].
王加春 ;
李旦 ;
董申 .
机械强度, 2001, (02) :156-160
[2]   磁流变耗能器的阻尼力模型及其参数确定 [J].
关新春 ;
欧进萍 .
振动与冲击, 2001, (01) :7-10+94
[3]   EEA/DCP材料的形状记忆特性研究 [J].
吕智 ;
季守振 ;
李冰泉 ;
徐修成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1, (01) :9-11
[4]   振动主动控制中传感器/作动器最优配置问题的模拟退火方法研究 [J].
严天宏 ;
段登平 ;
王建宇 ;
王学孝 ;
黄文虎 .
振动与冲击, 2000, (02) :3-6+92
[5]   PZT系多层片式压电陶瓷微驱动器位移性能研究 [J].
李国荣 ;
陈大任 ;
殷庆瑞 .
无机材料学报, 1999, (03) :418-424
[6]   振动工程中智能结构的研究进展 [J].
李俊宝 ;
张景绘 ;
任勇生 ;
张令弥 .
力学进展, 1999, (02) :22-34
[7]   车辆悬架振动控制系统研究的进展 [J].
张庙康 ;
胡海岩 .
振动测试与诊断., 1997, (01) :9-17
[8]   智能材料研究动态 [J].
刘先曙 .
科技导报, 1993, (01) :62-63+61
[9]  
Semi -active vibration control based upon a vibration absorber with adjustable clearance..Hu H Y;.Transaction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1996,
[10]  
Wave characteristics and vibration control of translating beams by optimal boundary damping..Lee S Y; Mote C D;.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