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的武器:网络呼吁机制的法与经济学分析

被引:9
作者
高薇
机构
[1] 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网络平台; 呼吁; 退出; 集体行为; 垄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2.1 [行政法];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1201 ;
摘要
赫希曼建立的退出—呼吁框架为研究网络平台提供了崭新视角。在网络空间中,企业借助网络效应,易形成垄断及权利滥用的情况,这使用户的退出选择变得相对困难,使呼吁成为了网络用户表达不满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所有大型网络平台都不时出现影响较大的呼吁事件。事实上,在网络空间中呼吁对督促企业调整行为仍然奏效,且呼吁与法律制度存在重要的联动关系。呼吁对各种规则的演进有着积极的作用,呼吁为立法者传递信号。呼吁亦针对私人执行的弊端,而平台自治和司法的效果会反向加强或削弱呼吁的选择。为调节经济和社会的运行,作为市场性力量的退出、作为政治手段的呼吁与法律制度,就重要性而言没有高低之分,只是发生作用的条件不同而已。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92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人工智能时代的版权法通知—移除制度 [J].
万勇 .
中外法学, 2019, 31 (05) :1254-1269
[2]   类型化思维下网络服务平台的监管责任探讨 [J].
叶良芳 ;
童璇 .
中国检察官, 2019, (10) :13-18
[3]   互联网时代的公共承运人规制 [J].
高薇 .
政法论坛, 2016, 34 (04) :83-95
[4]   互联网平台滥用格式条款的法律规制——以20份互联网用户注册协议为样本 [J].
王红霞 ;
杨玉杰 .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6, 31 (01) :46-55
[5]   社会冲突视野下网络群体行为分析 [J].
戴海容 .
学术探索, 2013, (10) :108-111
[6]   运动企业家的虚拟组织:互联网与当代中国社会抗争的新模式 [J].
曾繁旭 ;
黄广生 ;
刘黎明 .
开放时代, 2013, (03) :169-187
[7]  
淘宝腐败黑幕调查[J]. 石雁,杨磊,张淇人. IT时代周刊. 2012(08)
[8]  
魔阵·剥削·异化[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德) 托依布纳, 2012
[9]  
互联网的未来[M]. 东方出版社 , (美) 齐特林 (Zittrain, 2010
[10]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M]. 商务印书馆 , [美]奥利弗·E·威廉姆森,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