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轮耕土壤氮素矿化及土壤供氮量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刘世平
陆建飞
单玉华
黄丽芬
庄恒扬
机构
[1]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2] 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江苏扬州
[3] 江苏扬州
关键词
耕作; 稻田; 氮矿化; 土壤供氮量;
D O I
10.16872/j.cnki.1671-4652.2003.02.009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稻田连续少耕3季的基础上,分区设定"2年4熟"一个轮耕周期的试验组合,对试验第3季的水稻进行较系统的测定。结果表明:①淹水密闭培养测定的矿化氮,连少耕土壤较高,连耕、轮耕土壤较低。②施氮处理植株含氮率轮耕前期较低,后期较高;土壤供氮量连耕较高,连少耕最低,与培养法测定的矿化氮结果相反。③轮耕有较高的氮肥利用效率,在生产上,与常规耕和连续少耕相比,轮耕可适当减少氮肥施用量。④轮耕后土壤容重和穿透阻力居于连少耕和连耕之间,但仍保持在水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连少耕7~14cm土层紧实,影响水稻根系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长期少免耕土壤供肥特征与水稻吸肥规律的研究 [J].
刘世平,沈新平,黄细喜 .
江苏农学院学报, 1995, (02) :77-80
[2]   江苏省稻麦复种合理轮耕制的研究 [J].
黄细喜 ;
刘世平 ;
陈后庆 ;
邵达三 .
土壤学报, 1993, (01) :9-18
[3]   稻田土壤供氮能力的解析研究 [J].
陈德立 ;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1988, (03) :262-268
[4]   免耕少耕条件下土壤肥力与施肥 [J].
黄东迈 .
土壤通报, 1988, (02) :93-97
[5]   不同耕法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 [J].
黄细喜 .
江苏农业学报, 1986, (02) :26-32
[6]   太湖地区水稻土的氮素矿化及土壤供氮量的预测 [J].
朱兆良 ;
蔡贵信 ;
徐银华 ;
张绍林 .
土壤学报, 1984, (01) :29-36
[7]  
中国土壤氮素[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兆良, 1992
[8]  
土壤农化分析[M]. 农业出版社 , 南京农业大学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