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生理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22
作者
张洋 [1 ,2 ]
张继 [1 ]
强晓敏 [1 ]
翟丙年 [1 ]
王朝辉 [1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冬小麦基因型; 氮效率; 产量; 生理特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对两个不同氮效率基因型冬小麦小偃22(XY22)和小偃6号(XY6)产量和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关键生育期的硝酸还原酶、叶水势、叶绿素含量等生理指标测定,探讨了其对氮素利用的差异及其机理。结果表明,不施氮处理,子粒产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叶水势、叶绿素含量明显降低,而施氮后明显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叶水势、叶绿素含量在施N150 kg/hm2时保持在较高水平。两个基因型中,小偃22比小偃6号的生理代谢更加旺盛,施氮加强了这种作用,这可为进一步选育氮高效利用型小麦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319 / 13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植物营养遗传学.[M].严小龙;张福锁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3]   夏玉米氮效率基因型差异研究 [J].
徐祥玉 ;
张敏敏 ;
翟丙年 ;
李生秀 ;
张兴昌 ;
王朝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4) :495-499+522
[4]   不同夏玉米品种生育后期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分配的研究 [J].
徐祥玉 ;
张敏敏 ;
翟丙年 ;
李世清 ;
李生秀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04) :772-777
[5]   成垄压实施肥对氮素运移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J].
赵允格 ;
邵明安 ;
张兴昌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1) :68-72
[6]   主要农田生态系统氮素行为与氮肥高效利用研究 [J].
杨新泉 ;
冯锋 ;
宋长青 ;
冷疏影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3, (03) :373-376
[7]   南方水稻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的基因型差异及评价 [J].
江立庚 ;
戴廷波 ;
韦善清 ;
甘秀芹 ;
徐建云 ;
曹卫星 .
植物生态学报, 2003, (04) :466-471
[8]   水稻高效利用氮素的生理机制及有效途径 [J].
江立庚 ;
曹卫星 .
中国水稻科学, 2002, (03) :64-67
[9]   低钾胁迫对水稻叶片光合功能的影响及其基因型差异 [J].
刘建祥 ;
杨肖娥 ;
吴良欢 ;
杨玉爱 .
作物学报, 2001, (06) :1000-1006
[10]   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小麦叶片衰老及粒重的关系 [J].
文汉 ;
叶爱华 ;
蔡永萍 .
中国农学通报, 2001, (03) :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