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股份制改革绩效评价:农商行案例分析

被引:23
作者
刘锡良
刘利红
刘海二
机构
[1]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关键词
农村金融; 支农服务; 盈利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从2003年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以来,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走过了近十个年头,然而改革的绩效又如何呢?本文通过对西部两家农村商业银行进行案例分析,发现农信社股份制改革后公司治理水平、风险管理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得以提高,然而支农占比则有所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交易成本等问题,农商行的政策性支农与商业性行为不兼容,农商行通过牺牲支农来提高其盈利能力。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借助现代信息通信技术,如推广手机银行来增加信用记录,也可以通过一些"强制"手段来改变农商行的支付函数,使得其盈利与支农相容。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3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官员晋升、地方经济增长竞争与信贷资源配置 [J].
孙犇 ;
宋艳伟 .
当代经济科学, 2012, 34 (01) :46-57+125
[2]   村镇银行的顶层设计问题与发展困境 [J].
张亦春 ;
张金斌 .
中国金融, 2011, (23) :78-80
[3]   金融市场准入与农信社信贷支农关联:苏北样本 [J].
黄惠春 .
改革, 2011, (02) :49-54
[4]   我国村镇银行的发展困境与政策建议 [J].
赵志刚 ;
巴曙松 .
新金融, 2011, (01) :40-44
[5]   商业可持续、支农力度与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基于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J].
张兵 ;
曹阳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6) :87-96
[6]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北省为例 [J].
王俊芹 ;
宗义湘 ;
赵邦宏 .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06) :82-88
[7]   基于SBM-Undesirable模型的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绩效评价 [J].
覃道爱 ;
李兴发 .
金融研究, 2009, (10) :193-206
[8]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绩效评价的实证研究 [J].
宋磊 ;
王家传 .
农业经济问题, 2007, (08) :70-75
[9]   怎样看待当前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对广东改革实践的调查与思考 [J].
徐诺金 .
中国金融, 2007, (09) :61-62
[10]   农村金融市场四大问题及其演化逻辑 [J].
周立 .
财贸经济, 2007, (02) :56-63+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