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主体功能区识别的主导因素与空间稳定性约束机理

被引:12
作者
汪洋 [1 ,2 ,3 ]
王力力 [1 ]
祁鹏卫 [1 ]
刘志海 [1 ]
机构
[1]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GIS应用研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识别; 主导因素约束; 空间稳定性机理; 地理探测器; 重庆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国家制度和战略,对中国长期空间发展格局优化与再组织将发挥积极的引导和约束作用。从地域性角度出发,探寻主体功能区发生性(形成与演化)和反馈性(识别与规划)时空机理与规律是地理学具有时代意义的重要科学问题。以重庆市为例,通过国土空间开发条件综合评价,识别了主体功能区划分的适宜性空间格局。基于对西南山区发展约束条件的基本认识,提出了地域主体功能空间分异的主导性约束假设,设定地形和区位为原生性主导因素,验证了其与区划指标系统的定量关联性,以此为基础解析了主导因素约束机理并提出了地域主体功能区的空间稳定性机制。研究发现:①开发与保护适宜性识别结果的格局指向清晰。城市化适宜的区域主要集中于都市区和部分周边区县,区域副中心(万州和黔江)适宜性也相对较高。生态保护适宜的区域集中于渝东北秦巴山区及部分三峡库区区县,同时包括渝东南武陵山区所在区县。②地形和区位因子在本区域对主体功能区的识别与形成具有主导约束作用。回归分析显示,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与地形因子相关性水平达到显著的超过70%,区位因子超过40%;两者综合后与区划标志变量(A、B指数)的相线性相关拟合度R2均超过0.8;地理探测器发现,地形和区位因子对区划指标的约束性分别有9个和7个达到0.05显著性水平,对A、B指数的解释度分别约为70%和60%,两者叠加后,约束水平全部达到显著,对A、B指数的解释度在90%左右。③空间稳定性机制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是基于主导因素约束的稳定性传递机制,称为客观稳定性;其二是基于指标体系的局域相对性和算法的内部抵消机制,称为主观稳定性。两种机制的协同性验证了区划技术系统的地域适应性和科学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62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Advancing urban sustainability theory and action: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 Daniel L. Childers,Steward T.A. Pickett,J. Morgan Grove,Laura Ogden,Alison Whitmer.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2014
[12]  
The concept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adaptive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A framework for supporting innovation[J] . Jack Ahern,Sarel Cilliers,Jari Niemel?.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 2014
[13]   A case study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city planning and urban growth using remote sensing and spatial metrics [J].
Hai Minh Pham ;
Yamaguchi, Yasushi ;
Thanh Quang Bui .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11, 100 (03) :223-230
[14]  
Structuration Theory in Urban Analysis: 1. Theoretical Exegesis[J] . A I Moos,M J Dear.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 1986 (2)
[15]   我国山地城镇化空间组织模式初探 [J].
樊杰 ;
王强 ;
周侃 ;
陈东 .
城市规划, 2013, 37 (05) :9-15
[16]   主体功能区战略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J].
樊杰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2) :193-206
[17]   生态文明建设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经济地理学研究创新与应用实践 [J].
樊杰 ;
周侃 ;
陈东 .
经济地理, 2013, 33 (01) :1-8
[18]   优化我国城镇化空间布局的战略重点与创新思路 [J].
樊杰 ;
刘毅 ;
陈田 ;
张文忠 ;
金凤君 ;
徐勇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3, 28 (01) :20-27
[19]   城市总体规划与主体功能区规划管制空间研究 [J].
韩青 ;
顾朝林 ;
袁晓辉 .
城市规划, 2011, 35 (10) :44-50
[20]   云南省地域主体功能区划分实践及反思 [J].
马仁锋 ;
王筱春 ;
张猛 ;
刘修通 ;
李文婧 ;
韩博 .
地理研究, 2011, 30 (07) :1296-1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