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30年来新区发展历程回顾与机制探析

被引:16
作者
杨东峰 [1 ]
刘正莹 [2 ]
机构
[1]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城市规划系
[2] 荷兰埃因霍芬理工大学
关键词
新区; 全球化; 城镇化; 发展历程; 运行机制; 经济地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本文回顾了近30年来中国工业开发区、大城市地区新城和国家级新区这三代新区的发展历程,认为三代新区是地方和中央政府为应对特定时代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在地方、城市、区域三大地理空间上适时推进开发而成。同时,从经济地理的角度出发,基于DPSI模型,本文分析了三代新区的运行机制,认为密度、距离、分割这三大要素是驱动三代新区开发的内在动力;新区建成后分别面临与集聚、迁移、区域合作相关的发展压力,各级政府通过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带动了市场力量发挥最大的效益,政府力量与市场力量的互补互促最终推动了三代新区的发展,进而改变了中国经济地理的状态;经济地理状态的变化又影响了中国的物质环境、社会经济发展质量以及人的发展;而前一代新区所带来的最终影响也是驱动下一代新区开发的外在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3+42 +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49 条
[1]   新城发展的时空差异:对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比较研究 [J].
吉玫成 ;
罗小龙 ;
包蓉 ;
田冬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9) :81-86+113
[2]   尺度重构视角下国家级新区“多规合一”的特征与实现途径 [J].
晁恒 ;
林雄斌 ;
李贵才 .
城市发展研究, 2015, 22 (03) :11-18
[3]   国家级新区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基于GRNN潜力评价方法 [J].
叶姮 ;
李贵才 ;
李莉 ;
王乾 ;
张华 .
经济地理, 2015, 35 (02) :92-99
[4]   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的规划导向及启示 [J].
徐静 ;
汤爽爽 ;
黄贤金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2) :7-10+17
[5]   我国国家级城市新区设立的战略背景研究 [J].
王昂扬 ;
汤爽爽 ;
徐静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2) :23-26
[6]   贵安一体化地区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J].
岳辉 ;
钟学燕 .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5, (01) :19-23
[7]   我国开发区规划30年——面向全球化、市场化的城乡规划探索 [J].
王兴平 ;
顾惠 .
规划师, 2015, 31 (02) :84-89
[8]   基于城市群的国家级新区区位选择 [J].
彭建 ;
魏海 ;
李贵才 ;
陈昕 ;
袁媛 .
地理研究, 2015, 34 (01) :3-14
[9]   大战略、大平台、大作为——论西部国家级新区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作用 [J].
彭小雷 ;
刘剑锋 .
城市规划, 2014, 38(S2) (S2) :20-26
[10]   现代田园城市总体城市设计——西咸新区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规划实践 [J].
李肇娥 ;
郭鹏 ;
吴鹏 ;
罗旖旎 .
城市规划, 2014, 38 (06) :77-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