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多主体协同演化的仿真分析

被引:13
作者
彭本红 [1 ]
谷晓芬 [1 ]
武柏宇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产学研合作开发中心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回收产业链; 演化博弈; 多主体仿真分析;
D O I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210
中图分类号
F713.2 [商品收购]; F224.32 [博弈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电子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方利益相关者。基于利益主体协同演化视角,构建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中多主体的协同演化博弈模型,并在Vensim平台上进行仿真模拟,研究多主体演化均衡状态以及演化驱动因素。仿真结果表明: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中三方主体最终在政府不监管、消费者选择正规回收途径、企业主动加大环保投入处达到稳定均衡状态;政府、消费者和企业在电子废弃物回收产业链中分别充当系统演化的引导者、辅助者和推动者;政府的监管成本以及对企业的奖惩力度,企业获得的长期循环经济效益、成本和短期经济效益等因素是系统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最后提出研究启示:在治理初期,政府对企业宜采取强硬手段;在治理中后期,政府对企业宜采取缓和手段;在治理全程,政府都应以强化消费者和企业的环保意识为重点。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6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1] 我国电子废弃物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邵诣臻
    黄菊文
    李光明
    贺文智
    庄绪宁
    殷进
    [J]. 环境科技, 2011, 24(S1) (S1) : 87 - 90
  • [12] 城市生活电子废物回收逆向物流研究
    邹松涛
    乌力吉图
    [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 (04) : 102 - 105
  • [13] 电子废弃物资源化的研究与进展
    赵亮
    刘春颖
    王海京
    [J]. 再生资源研究, 2007, (03) : 25 - 30
  • [14] 系统动力学.[M].钟永光; 贾晓菁; 钱颖; 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13,
  • [15]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张维迎; 著.格致出版社.2012,
  • [16] 演化博弈论.[M].(瑞典) 威布尔;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 [17] 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潘开灵; 白烈湘; 著.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 [18] Policy trends of e-waste management in Asia
    Pariatamby, Agamuthu
    Victor, Dennis
    [J]. JOURNAL OF MATERIAL CYCLES AND WASTE MANAGEMENT, 2013, 15 (04) : 411 - 419
  • [19] Implementing Extended Producer Responsibility Legislation.[J].Luyi Gui;Atalay Atasu;Özlem Ergun;L. Beril Toktay.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logy.2013, 2
  • [20] Recent developments in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quipment legislation in China.[J].Yacan Wang;Yihong Ru;Albert Veenstra;Ruijiang Wang;Ye Wang.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2010,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