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晚震旦世沉积相及磷块岩的时空分布

被引:13
作者
唐天福
薛耀松
俞从流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关键词
沉积相; 磷块岩; 晚震旦世; 中国南方;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87.03.013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扼要阐述扬子地台及邻区晚震旦世地层的研究现状,沉积相带(台地相、斜坡相及盆地相)及古地理轮廓、磷块岩的时空分布(包括地理、地层及沉积相的分布)。同时还着重指出了台地边缘及斜坡相带的上部是寻找磷块岩的有利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2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宁镇东段震旦纪地层中发现磷块岩 [J].
陈根生 ;
陈思松 ;
宁仁祖 ;
陶维松 .
江苏地质, 1986, (01) :27-29
[2]   南京—巢县一带震旦纪灯影期碳酸盐台地沉积特征 [J].
薛耀松 ;
唐天福 ;
俞从流 .
地层学杂志, 1984, (01) :1-9+81
[3]   贵州震旦纪锰矿沉积相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刘巽锋 ;
胡肇荣 ;
曾励训 ;
郑光夏 ;
汪成元 .
沉积学报, 1983, (04) :106-116+138
[4]   浙西上震旦统西峰寺组划分对比的新认识 [J].
唐天福 ;
薛耀松 ;
俞从流 ;
陈小明 .
地层学杂志, 1981, (02) :97-105+157
[5]   中国南方震旦系碳酸盐岩的分布与形成环境 [J].
唐天福 ;
薛耀松 ;
俞从流 .
石油学报, 1981, (02) :11-19+115
[6]   中国西南地区晚震旦世碳酸盐岩与磷块岩的沉积环境 [J].
唐天福 ;
张俊明 ;
杨万容 ;
丘金玉 ;
周仰康 .
地层学杂志, 1980, (04) :264-272+325
[7]   论震旦系划分与对比问题 [J].
刘鸿允 ;
董榕生 ;
李建林 ;
杨彦均 .
地质科学, 1980, (04) :307-321
[8]   湘、鄂西部晚震旦世地层与古生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唐天福 ;
张俊明 ;
蒋先健 .
地层学杂志, 1978, (01) :32-47
[9]   长江峡东区震旦系新见 [J].
刘鸿允 ;
沙庆安 .
地质科学, 1963, (04) :177-187
[10]   中国之震旦系及其世界之对比 [J].
王鸿祯 .
地质学报, 1956, (04) :477-492+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