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与地区收入差距:一个动态均衡理论分析

被引:5
作者
谢里
谌莹
机构
[1]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聚; 地区收入差距; 动态过渡; 收敛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基于新经济增长模型构建了产业集聚影响地区收入差距机制模型,并采用一般均衡分析方法动态考察了产业集聚、制度以及技术和劳动力等因素的变化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经济从最初的不均衡状态向鞍点稳定均衡点的运动轨迹以及集聚因素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方面,产业集聚存在一个最优规模,集聚水平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该地区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适度的范围内,提高产业集聚规模不仅能缩短地区收入差距收敛的时间,而且能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交通基础设施投资与居民收入——来自中国农村的经验证据 [J].
谢里 ;
李白 ;
张文波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26 (01) :82-86
[2]   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经济差距的时空演变特征 [J].
彭文斌 ;
刘友金 .
经济地理, 2010, 30 (04) :574-578
[3]   地区间产业分布的本地市场效应及其对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J].
范剑勇 ;
谢强强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107-119+133
[4]   1978年以来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及其地区差异分析 [J].
袁志刚 ;
范剑勇 .
管理世界, 2003, (07) :59-66
[5]  
引入制度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与实证研究[D]. 杨友才.山东大学. 2009
[6]  
Agglomer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mport Substitution vs. Trade Liberalisation[J] . DiegoPuga,Anthony J.Venables.The Economic Journal . 2001 (455)
[7]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GEOGRAPHY [J].
KRUGMAN, P .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99 (03) :483-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