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柑橘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

被引:10
作者
李道和
郭锦墉
朱述斌
机构
[1] 江西农业大学“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关键词
中国柑橘产业;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效率变化;
D O I
10.16195/j.cnki.cn36-1328/f.2010.01.018
中图分类号
F224.0 [数量经济学]; F326.13 [园艺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9 ;
摘要
运用非参数的Malmqusit指数法,选择我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柑和橘的生产成本与收益的数据样本,使用1个产出指标和3个投入指标测算中国柑、橘的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结果表明,2003-2008年期间,中国柑、橘全要素生产率均出现一定的增长,其中,技术进步的波动是明显因素,而效率变化指数则相对稳定。从柑和橘的主要生产地区来看,测算的主要省份中,绝大部分地区柑和橘的全要素生产率波动都比较大;从构成上看,多数省区呈现出技术进步与农业效率损失并存的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DEA的中国茶叶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J].
李道和 ;
池泽新 ;
刘滨 .
农业技术经济, 2008, (05) :52-56
[2]   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变迁实证研究 [J].
原鹏飞 ;
何枫 .
软科学, 2005, (06) :31-33
[3]   利用DEA方法测算中国大豆的相对生产效率 [J].
董晓芳 .
农业科学研究, 2005, (04) :64-67
[4]   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J].
张冬平 ;
冯继红 .
农业技术经济, 2005, (03) :48-54
[5]   中国棉花生产效率变动:1990~2001——基于DEA的实证分析 [J].
孙林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4, (02) :23-27
[6]   中国的工业改革与效率变化——方法、数据、文献和现有的结果 [J].
张军 ;
施少华 ;
陈诗一 .
经济学(季刊), 2003, (04) :1-38
[7]   中国农业TFP的增长及其构成 [J].
顾海 ;
孟令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2, (10) :15-18
[8]  
Some models and measures for evaluating performances with DEA: past accomplishments and future prospects[J] . W. W. Cooper,L. M. Seiford,K. Tone,J. Zhu.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 2007 (3)
[9]   Closest targets and minimum distance to the Pareto-efficient frontier in DEA [J].
Aparicio, Juan ;
Ruiz, Jose L. ;
Sirvent, Inmaculada .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7, 28 (03) :209-218
[10]   On the accuracy of bootstrap confidence intervals for efficiency levels in stochastic frontier models with panel data [J].
Kim, Myungsup ;
Kim, Yangseon ;
Schmidt, Peter .
JOURNAL OF PRODUCTIVITY ANALYSIS, 2007, 28 (03) :16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