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碳循环研究进展

被引:3
作者
刘娜
顾凯平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碳循环; 研究方法; CAS;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17.018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简要回顾了中国碳循环的现状。对国内外碳循环的主要研究方法做了综述。并提出建立基于复杂适应性理论的动态碳循环模型。简要介绍了CAS的主要特点以及利用CAS进行建模仿真的一般思路。试图为研究我国区域碳循环提供一条捷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081 / 8084+8086 +808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中国几种主要能源温室气体排放系数的比较评价研究.[D].马忠海.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 01
[2]  
我国能源类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王雪娜.北京林业大学.2006, 02
[3]  
我国工业部门碳源排碳量估算办法研究.[D].张德英.北京林业大学.2005, 04
[4]   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回顾与展望 [J].
朱学群 ;
刘音 ;
顾凯平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24) :10640-10642+10662
[5]   我国工业行业的产业升级与碳排放关系分析 [J].
谭丹 ;
黄贤金 ;
胡初枝 .
四川环境, 2008, (02) :74-78+84
[6]   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关联性的理论分析和计量检验 [J].
宋涛 ;
郑挺国 ;
佟连军 .
地理科学, 2007, (02) :156-162
[7]   中国经济增长与CO排放演化探析 [J].
杜婷婷 ;
毛锋 ;
罗锐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02) :94-99
[8]   中国碳排放的因素分解模型及实证分析:1995-2004 [J].
徐国泉 ;
刘则渊 ;
姜照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6) :158-161
[9]   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 [J].
王中英 ;
王礼茂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5) :88-91
[10]   陆地碳循环模型的比较分析 [J].
宋燕燕 ;
王敬国 ;
齐鑫 ;
金红岩 .
甘肃农业, 2006, (05) :29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