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群承载力研究

被引:16
作者
黄志基 [1 ]
马妍 [1 ]
贺灿飞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林肯研究院城市发展与土地政策研究中心
关键词
国土开发压力; 城市群; 承载力; 熵值法;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9.018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中国16个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资源、环境、生态三个维度构建了基于国土开发压力的城市群承载力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城市群的承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中国城市群国土开发压力分异明显,经济发展和城镇化水平高、区域自然条件差的城市群,区域承载力相对较低,国土开发压力相对较大;第二,城市群国土开发压力的分异主要来自生态维度;第三,城市群的资源紧缺度与资源集约利用度不匹配,部分资源紧缺度高的城市群,资源集约利用度较低;第四,城市群环境压力与治理效率未能实现有效耦合。针对上述研究结果,从经济增长方式、区域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善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 / 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综合承载力的时空分异研究 [J].
刘惠敏 .
中国软科学, 2011, (10) :114-122
[2]   重庆市主城区不同地质条件下土壤侵蚀时空分异特征 [J].
冯永丽 ;
李阳兵 ;
程晓丽 ;
赵岩洁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1, (05) :30-34
[3]   中国城市群形成发育的新格局及新趋向 [J].
方创琳 .
地理科学, 2011, 31 (09) :1025-1034
[5]   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关键问题 [J].
邓伟 .
地理研究, 2010, 29 (06) :959-969
[6]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差异分析——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例 [J].
谢强莲 ;
蒋俊毅 .
系统工程, 2009, 27 (04) :58-64
[7]   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09, 44 (04) :41-55
[8]   中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国际比较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查良松 .
地理研究, 2009, 28 (02) :464-474
[9]   承载力理论的起源、发展与展望 [J].
张林波 ;
李文华 ;
刘孝富 ;
王维 .
生态学报, 2009, 29 (02) :878-888
[10]   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土地承载力评价 [J].
许联芳 ;
谭勇 .
经济地理, 2009, 29 (01)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