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大学排行评价的几点质疑

被引:15
作者
李泽彧
朱景坤
机构
[1]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2]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福建厦门
[3] 福建厦门
关键词
大学; 教育评估; 评价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对大学办学水平和声誉进行综合性排行评价,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我国的大学排行评价时间短、不成熟,排行结果的合理性和权威性应受质疑。评价理论不完善,评价客体的不可比性和评价主体的主观性,导致了大学排行评价基础的不合理性;评价的数据不全面、不准确,评价的方法不科学、不得当,导致了大学排行评价过程暴露出的破绽比比皆是;缺乏特定大学的完整的质量信息,导致了大学排行评价结果的极大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2 /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进一步完善“中国大学评价”的若干建议[J]. 蔡言厚,刘芳,周炼.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2(04)
[2]  
进一步完善“中国大学评价”的若干建议[J]. 蔡言厚,刘芳,周炼.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2 (04)
[3]   一流大学与排行榜 [J].
潘懋元 .
求是, 2002, (05) :57-58
[4]  
以学科评价为基础的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的思考[J]. 薛天祥,杨运鑫,李健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2(01)
[5]   “形体”与“机能”——研究型大学综合校力评价的侧重点 [J].
冯晓光 ;
朱继洲 .
教育发展研究, 2002, (02) :29-31
[6]  
以学科评价为基础的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评价的思考[J]. 薛天祥,杨运鑫,李健宁.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2 (01)
[7]   困窘的教育评估:问题与对策 [J].
潘健 .
江苏教育, 2001, (24) :8-10
[8]   研究型大学在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J].
徐祖广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 (02) :25-28
[9]  
高等教育系统[M]. 杭州大学出版社 , (美)克拉克(Clark,BurtonR.)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