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盆地地下水数值模拟及水资源优化配置评价

被引:17
作者
董少刚
唐仲华
刘白薇
苏春丽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关键词
大同盆地; 概念模型; 数值模拟; 引黄入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2 [地下水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大同盆地由于水资源缺乏且分布不均匀,以及地下水的过量开采已经引起了严重的环境地质问题。本文建立了大同盆地地下水的三维流动数学模型,应用数值模拟的方法,评价了大同盆地地下水资源量。模拟结果表明大同盆地地下水已经超采且开采非常不平衡;在降雨保证率为50%的情况下,大同盆地年水资源补给量为7.1×10~8m3,降雨保证率为95%的情况下,年水资源补给量为6.3×10~8m3,而总排泄量达7.7×10~8m3(2004年),其中蒸发排泄达总排泄量的35%左右(约2.64×10~8m3)。根据地下水的开采情况及"引黄入晋"工程北干线的进度,应用模型设计方案对大同盆地地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做了评价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同盆地地下水中砷的富集规律及成因探讨 [J].
裴捍华 ;
梁树雄 ;
宁联元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5, (04) :65-69
[2]   大同市区供水水源区地下水动态分析 [J].
常玉萍 .
山西水利科技, 2004, (03) :72-74
[3]   大同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宏 .
安全与环境工程, 2004, (02) :21-23+54
[4]   大同盆地地下水环境演化分析 [J].
杨勇 ;
郭华明 .
岩土工程技术, 2003, (02) :107-111
[5]   万家寨引黄工程北干线建设势在必行 [J].
朱春耀 ;
李江深 ;
闫国保 .
山西水利科技, 2002, (03) :1-4
[6]   大同地裂缝灾害形成机理 [J].
李树德 ;
袁仁茂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1) :104-108
[7]  
GB/T 14497-1993. 地下水资源管理模型工作要求[S].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