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裂谷系统的分布及成因分析

被引:17
作者
毛黎光 [1 ,2 ]
肖安成 [1 ,2 ]
魏国齐 [3 ]
沈中延 [1 ,2 ,4 ,5 ]
王亮 [1 ,2 ]
张林 [3 ]
钱俊锋 [1 ,2 ,6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4]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5]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6]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扬子地块;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碰撞裂谷系统; 开江-梁平裂谷; 城口-鄂西裂谷; 荆门-当阳裂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晚二叠世长兴期-早三叠世印度期,在扬子地块的西北缘发育了一系列北西向展布的深水盆地区。根据成因分析证实,它们为伸展背景下形成的裂谷系统或者裂谷盆地群。平面上各裂谷盆地彼此近于平行,与北侧的南秦岭造山带在走向上呈正交和大角度斜交的排列,自西向东依次为开江-梁平裂谷、城口-鄂西裂谷和荆门-当阳裂谷。其中的开江-梁平裂谷东西两侧发现了巨大的天然气田而引起石油勘探家和地质学家的关注。本文对于这些控制油气资源储备的裂谷体系的分布和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后,认为它们形成于南秦岭洋闭合时的碰撞作用,是南秦岭造山带和扬子地块拼合时同生的巨型"碰撞裂谷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721 / 7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扬子地块与南秦岭造山带的盆山系统与构造耦合 [J].
肖安成 ;
魏国齐 ;
沈中延 ;
王亮 ;
杨威 ;
钱俊锋 .
岩石学报, 2011, 27 (03) :601-611
[2]   扬子地块西侧米仓山基底卷入式冲断带的结构分析 [J].
吴磊 ;
钱俊锋 ;
肖安成 ;
沈中延 ;
王亮 ;
魏国齐 ;
张林 .
岩石学报, 2011, 27 (03) :681-688
[3]   南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区域构造大剖面的构建和结构分析 [J].
董有浦 ;
沈中延 ;
肖安成 ;
王亮 ;
毛黎光 ;
魏国齐 .
岩石学报, 2011, 27 (03) :689-698
[4]   四川北部米仓山地区下三叠统内部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J].
沈中延 ;
肖安成 ;
王亮 ;
郭璟 ;
魏国齐 ;
张林 .
岩石学报, 2010, 26 (04) :1313-1321
[5]   秦岭造山带主要大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 [J].
王宗起 ;
闫全人 ;
闫臻 ;
王涛 ;
姜春发 ;
高联达 ;
李秋根 ;
陈隽璐 ;
张英利 ;
刘平 ;
谢春林 ;
向忠金 .
地质学报, 2009, 83 (11) :1527-1546
[6]   秦岭勉略构造混杂带康县——勉县段蛇绿岩块—铁镁质岩块的SHRIMP年代及其意义 [J].
闫全人 ;
王宗起 ;
闫臻 ;
向忠金 ;
陈隽璐 ;
王涛 .
地质论评, 2007, (06) :755-764
[7]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J].
马永生 .
石油学报, 2007, (02) :9-14+21
[8]   达县—宣汉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礁滩相特征及其对储层的制约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王瑞华 .
地学前缘, 2007, (01) :182-192
[9]   四川盆地及邻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海槽的深水沉积特征 [J].
王一刚 ;
文应初 ;
洪海涛 ;
夏茂龙 ;
张静 ;
宋蜀筠 ;
刘划一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5) :702-714
[10]   关于开江-梁平海槽的认识 [J].
马永生 ;
牟传龙 ;
谭钦银 ;
余谦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3) :32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