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0 条
四川北部米仓山地区下三叠统内部不整合面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13
作者:
沈中延
[1
,2
,3
]
肖安成
[1
,2
]
王亮
[1
,2
]
郭璟
[1
,2
]
魏国齐
[4
]
张林
[4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
[2] 教育部含油气盆地构造研究中心
[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4]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来源:
关键词:
秦岭;
米仓山;
早三叠世;
铜街子组;
上扬子;
碰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前人认为四川北部米仓山地区下三叠统内部各组地层之间是整合接触,然而通过构造和沉积学的研究发现下三叠统内部(奥伦尼阶)存在一个区域不整合面。在沉积上表现为环米仓山地区广泛发育的陆相和海相碎屑岩,与下伏地层呈不整合接触。地震剖面上表现为不整合面上下的变形特征不一致、不整合面下部地层被削截、古构造的存在等等,通过对古褶皱和古断裂的平面投影,发现古构造走向为东-西向,与勉略构造带走向一致。综合区域大地构造历史,笔者认为在早三叠世奥伦尼期(约249.7~245.0Ma)南秦岭造山带和上扬子地块就已经发生碰撞,碰撞引起了米仓山地区强烈的构造变形,形成这一区域不整合面。该碰撞时间不一定是南秦岭造山带和上扬子地块在此处的初始碰撞时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313 / 132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