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开江—梁平海槽内发现大隆组

被引:80
作者
王一刚
文应初
洪海涛
夏茂龙
宋蜀筠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晚二叠世; 早三叠世; 开江—梁平海槽; 沉积相; 勘探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4.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广元—旺苍海槽、城口—鄂西海槽和开江—梁平海槽具有相同的上二叠统—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的沉积相序组合,它们在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都是深水沉积区。其中前者上二叠统顶部是由含放射虫、骨针、有孔虫和腕足等二叠纪生物化石的硅质岩、硅质灰岩和硅质泥岩等组成的大隆组。而在此之前深埋于地腹中的后者一直没有识别出大隆组。最近通过钻井地层测井对比分析和钻井岩屑薄片研究发现开江—梁平海槽区飞仙关组底部高自然伽马、低电阻层段是由含放射虫、腕足、有孔虫等晚二叠纪生物化石的硅质岩、硅质灰岩、硅质泥岩组成的,应划分为上二叠统大隆组。开江—梁平海槽区大隆组厚12.533.5m,平均有机碳含量达3.88%,是优质的烃源岩,与海槽相邻的台地边缘相带是大中型气藏的有利分布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6+162 +162-16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 [1] 川东北飞仙关组高含H2S气藏特征与TSR对烃类的消耗作用
    朱光有
    张水昌
    梁英波
    马永生
    周国源
    戴金星
    [J]. 沉积学报, 2006, (02) : 300 - 308
  • [2] 川东北普光气田飞仙关组鲕滩储集层预测
    马永生
    郭旭升
    凡睿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 60 - 64
  • [3]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分布规律
    王一刚
    文应初
    张帆
    杨雨
    张静
    [J]. 天然气工业, 1998, (06) : 25 - 30+7-8
  • [4] 普光之根[N]. 蔡廷永,仇国强,王孝祥.中国石化报. 2006 (001)
  • [5] 中国中西部海相盆地分析与油气资源[M]. 地质出版社 , 许效松等著, 2004
  • [6] 四川省岩石地层[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辜学达,刘啸虎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