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乌桕内生真菌生长及脂肪酸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戴传超
余伯阳
徐增莱
袁生
机构
[1] 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京,南京,南京,南京
关键词
乌桕; 内生真菌; 菌丝生长; 脂肪酸组分; 环境因子;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336
中图分类号
Q936 [微生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摘要
为探讨内生菌和植物的生态关系,以生物量和脂肪酸组分作为主要指标,研究了乌柏韧皮部分离获得的5种内生真菌(丝核菌、小苗核菌、小单头孢、毛壳菌、拟盘多毛孢)在不同环境因子下的生长。与合成培养基相比,在液体马铃薯培养基上发酵,生物量较高,脂肪酸不饱和指数较低;其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与未添加乌桕汁的合成培养基相比,添加乌桕浸汁对小菌核菌生长有促进作用,对其余4种菌有抑制作用;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均进一步增加。在合成培养基中添加NaCl培养小菌核菌,生物量均无显著差异;在0~0.5mol·L-1NaCl时,脂肪酸不饱和指数无显著差异;在0.6~1.0mol·L-1 NaCl时随着盐浓度增加,脂肪酸不饱和指数却下降;表明该菌有较强的耐盐能力。添加植物油对小菌核菌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在添加1.5%的植物油时,生物量最大;其脂肪酸随添加植物油而改变。以上特点均和二者的共生关系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25 / 152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内生真菌研究进展
    郭良栋
    [J]. 菌物系统, 2001, (01) : 148 - 152
  • [2] 培养条件对头孢霉菌丝体脂肪酸组分的影响
    戴传超
    袁生
    李霞
    刘吉华
    幸定坤
    陆玲
    [J]. 微生物学报, 2001, (01) : 87 - 93
  • [3] 产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真菌的筛选
    戴传超
    袁生
    刘吉华
    李霞
    [J]. 菌物系统, 2000, (02) : 261 - 267
  • [4] 内生真菌对植物生长发育及抗逆性的影响
    梁宇
    高玉葆
    [J]. 植物学通报, 2000, (01) : 52 - 59
  • [5] 特定电磁波对小麦幼苗膜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郭静成,贾永君,张国珍
    [J]. 西北植物学报, 1996, (03) : 227 - 231
  • [6] Acremonium sp.—a leucinostatin A producing endophyte of European yew ( Taxus baccata )[J] . Gary A Strobel,Richard Torczynski,Arthur Bollon.Plant Science . 1997 (1)
  • [7] TheDictionaryforMedicinalPlantsResources. 中国药材公司]ed. SciencePress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