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三江”造山带大地构造相

被引:44
作者
尹福光
潘桂棠
万方
李兴振
王方国
机构
[1] 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
关键词
造山带; 划分; 大地构造相; 西南“三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西南“三江”造山带由多条缝合带及其间多个大小不等的中间陆块构成,其大地构造属性与划分方案历来受地学界关注与争论。本文以大地构造相理论为切入点,将西南“三江”造山带划分出11个一级及其若干二级大地构造相,包括俯冲、消减杂岩、仰冲等一级大地构造相以及与其相伴的后造山及走滑大地构造相。俯冲大地构造相类包括块体变质相、前陆褶冲相、前陆盆地相;消减杂岩大地构造相包括洋壳残片相、陆壳残片相、增生变质杂岩相、活化基底相、侵入岩相、上叠磨拉石相;仰冲板块大地构造相包括弧前盆地相、岛弧相、弧后及弧间盆地相。特提斯洋向北消减,使泛华夏大陆群各块体先拼接,其后弧后扩张、闭合、造山,从而形成了“三江”造山带“多缝合带”、“多陆体”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西秦岭造山带结构造山过程及动力学.[M].冯益民等著;.西安地图出版社.2002,
[2]  
滇西蛇绿岩带地质构造演化与澜沧江板块缝合线研究.[M].张翼飞等编著;.云南科技出版社.2001,
[3]  
三江中南段火山岩-蛇绿岩与成矿.[M].莫宣学等著;.地质出版社.1998,
[4]  
东特提斯地质构造形成演化.[M].潘桂棠等著;.地质出版社.1997,
[5]  
四川省岩石地层.[M].辜学达;刘啸虎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6]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许志琴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7]   滇川西部金沙江石炭纪蛇绿岩SHRIMP测年:古特提斯洋壳演化的同位素年代学制约 [J].
简平 ;
刘敦一 ;
孙晓猛 .
地质学报, 2003, (02) :217-228+291
[8]   金沙江造山带碰撞后地壳伸展背景——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矿床的重要成矿环境 [J].
王立全 ;
侯增谦 ;
莫宣学 ;
汪明杰 ;
徐强 .
地质学报, 2002, (04) :541-556
[9]   滇西北点苍山蛇绿混杂岩的发现及意义 [J].
沙绍礼 ;
尹光侯 ;
敖德恩 ;
段国玺 .
中国地质, 2002, (01) :44-47
[10]   金沙江弧—盆系时空结构及地史演化 [J].
王立全 ;
潘桂棠 ;
李定谋 ;
徐强 ;
林仕良 .
地质学报, 1999, (03) :206-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