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沉积速率及其气候环境响应

被引:8
作者
徐方建 [1 ,2 ,3 ]
李安春 [2 ]
李铁刚 [2 ]
陈世悦 [1 ]
操应长 [1 ]
董春梅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3] 山东省油藏地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末次冰消期; 气候事件; 沉积速率; 全新世; 第四纪; 东海;
D O I
10.19839/j.cnki.dcxzz.2011.01.008
中图分类号
P736.15 [大陆边缘];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对位于东海内陆架浙—闽沿岸泥质带的EC2005孔岩性、粒度以及AMS14C年代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研究区自末次冰消期以来的沉积速率变化,划分出4个大的沉积阶段和4次快速沉积事件。千年时间尺度上大的沉积阶段主要受控于物源供应、海平面变化以及可容空间的大小。百年时间尺度上揭示的4次快速沉积事件主要受控于东亚冬季风的增强或是气候的变冷,与中国湖光玛珥湖沉积物Ti含量以及北大西洋浮冰碎屑具有良好对应,与世界范围内存在的新仙女木事件、7300 a BP冷事件、第二新冰期(5500 a BP强降温事件)以及北大西洋1400a BP浮冰事件也均有良好的对应。全新世高海平面以来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物百年时间尺度上的沉积速率可以作为东亚冬季风变化的沉积学代用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末次冰消期以来东海内陆架古环境演化 [J].
徐方建 ;
李安春 ;
肖尚斌 ;
万世明 ;
刘建国 ;
张永超 .
沉积学报, 2009, 27 (01) :118-127
[2]   中国边缘海陆源沉积物粒度与矿物组成的关系 [J].
徐方建 ;
万世明 ;
李安春 ;
刘建国 ;
王金丽 .
自然科学进展, 2008, (11) :1271-1278
[3]   句容宝华山麓距今5700年前后的地层与古气候附视频 [J].
史威 ;
王富葆 ;
韩辉友 .
地层学杂志, 2008, (02) :169-176
[4]   青藏高原中部全新世气候变化的湖泊沉积地球化学记录 [J].
吴艳宏 ;
Andreas Lcke ;
Bernd Wnnemann ;
李世杰 ;
王苏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 (09) :1185-1191
[5]   冰岛北部陆架3000年以来夏季表层海水温度及古气候事件 [J].
蒋辉 ;
任健 ;
Karen Luise Knudsen ;
Jn Eirksson ;
冉莉华 .
科学通报, 2006, (22) :2657-2664
[6]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近2300a来环境敏感粒度组分记录的东亚冬季风变化 [J].
向荣 ;
杨作升 ;
YSaito ;
郭志刚 ;
范德江 ;
李云海 ;
肖尚斌 ;
石学法 ;
陈木宏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07) :654-662
[7]   云南寻甸中全新世降温事件的石笋同位素记录 [J].
张美良 ;
覃嘉铭 ;
张会领 ;
程海 ;
林玉石 ;
杨琰 ;
艾思本 ;
朱晓燕 .
地球与环境, 2005, (02) :16-22
[8]  
Recent 2000-year geological records of mud in the inner shelf of the East China Sea and their climatic implications[J]. XIAO Shangbin, LI Anchun, JIANG Fuqing, LI Tiegang, HUANG Peng & XU Zhaokai Institute of Ocean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Qingdao 266071, China;Graduate School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39,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5(05)
[9]   中国西南地区中-晚全新世降温事件的石笋记录 [J].
张美良 ;
涂林玲 ;
林玉石 ;
覃嘉铭 ;
王华 ;
冯玉梅 ;
杨琰 ;
朱晓燕 .
中国岩溶, 2004, (04) :27-33
[10]   近2ka来东海内陆架的泥质沉积记录及其气候意义 [J].
肖尚斌 ;
李安春 ;
蒋富清 ;
李铁刚 ;
黄朋 ;
徐兆凯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4, (21) :2233-2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