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台油田成藏期与生排烃期的匹配关系

被引:11
作者
卢双舫
徐立恒
申家年
张斌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
关键词
济阳坳陷; 有机质; 生油层; 排烃; 包裹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模拟实验数据,建立并标定了研究区沙三段泥岩有机质成油、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由此出发,评价了源区车西洼陷的生排烃剖面,并对生油门限、生油高峰、排油门限的概念进行了深入讨论。在此基础上,对车西洼陷3套可能源岩的生排烃史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潜山区主力油源车西沙三段的排烃期为东营组沉积后的晚近期,这与由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确定的区内流体运聚成藏期完全一致,从而相互佐证了生排烃期和成藏期研究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70 / 2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未熟—低熟油生成机理的化学动力学研究及其初步应用 [J].
卢双舫 ;
刘晓艳 ;
付晓泰 ;
冯亚丽 ;
王振平 ;
薛海涛 .
沉积学报, 2001, (01) :130-135
[2]   应用流体包裹体研究油气成藏期次——以柴达木盆地南八仙油田第三系储层为例 [J].
高先志 ;
陈发景 .
地学前缘, 2000, (04) :548-554
[3]   原油族组分成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J].
卢双舫 ;
付晓泰 ;
陈昕 ;
曲佳燕 ;
薛尚义 .
地质学报, 1997, (04) :367-373
[4]   台北凹陷煤中有机质的成烃动力学模型及其初步应用 [J].
卢双舫 ;
陈昕 ;
付晓泰 .
沉积学报, 1997, (02) :126-129
[5]   油成气的动力学模型及其标定 [J].
卢双舫,付晓泰,刘晓艳,曲佳燕 .
天然气工业, 1996, (06) :6-8+95
[6]  
有机质成烃动力学理论及其应用.[M].卢双舫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7]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M].庞雄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