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农民工子女的抽样调查

被引:13
作者
史晓浩 [1 ,2 ]
王毅杰 [2 ]
机构
[1] 山东省建设发展研究院
[2]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流动儿童; 孤独感; 影响因素; 社会交往; 跨文化流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流动儿童孤独感及其受跨文化流动的影响可以通过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进行检定。在社会交往的理论视角下,流动儿童的孤独感可分为交往缺失型孤独和交往缺少型孤独两种类型。基于2086名流动儿童的实证研究表明,学校性质、老师更换情况、学校更换次数和搬家次数对孤独感的影响并不显著,但同学交往方式对缺失型孤独感的影响极为显著,交往缺少型孤独感的内部分化要大于交往缺失型。流动性对该群体孤独感的影响更多地来自宏观社会结构的改变。儿童个体运用积极的社会交往策略,建构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够有效避免孤独感的产生。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流动儿童城市社会适应结构与策略选择——以个案叙事中时间指向为视角 [J].
史晓浩 ;
王毅杰 .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1 (01) :52-58
[2]   流动儿童心理状况的对比研究 [J].
周皓 .
人口与经济, 2008, (06) :7-14
[3]   5~6岁幼儿社交焦虑、孤独感与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的关系研究 [J].
郑名 ;
路娟 .
中国特殊教育, 2008, (01) :84-88
[4]   试析流动儿童与城市社会的融合困境 [J].
王毅杰 ;
梁子浪 .
市场与人口分析, 2007, (06) :58-63+71
[5]   流动儿童社会化后果及其原因探析 [J].
史晓浩 ;
王毅杰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3) :28-31+90
[6]   孤独感及我国小学儿童孤独感研究综述 [J].
吴剑 ;
蒋威宜 .
思想·理论·教育, 2006, (Z2) :105-110
[7]   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 [J].
周皓 .
人口与经济, 2006, (01) :48-54+36
[8]   童年中期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中介变量检验 [J].
周宗奎 ;
孙晓军 ;
赵冬梅 ;
Hsueh Yeh .
心理学报, 2005, (06) :70-77
[9]   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 [J].
周皓 ;
章宁 .
中国人口科学, 2003, (04) :73-77
[10]   青少年学生自我价值感全国常模的制定 [J].
黄希庭 ;
凤四海 ;
王卫红 .
心理科学, 2003, (02) :194-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