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07年广西感染性腹泻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10
作者
梁大斌
林玫
王鸣柳
周凌云
方锦嵩
李永红
谭冬梅
吴秀玲
机构
[1]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关键词
感染性腹泻; 流行病学; 发病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81.3 [流行病学各论];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感染性腹泻流行特点及其变化规律。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方法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广西2002-2007年感染性腹泻疫情统计报表、疫情处理记录及实验室检测资料。结果2002-2007年广西感染性腹泻共报告病例154 743例,年均发病率为52.89/10万。其中散发病例149 814例,占总病例数的96.81%。发病高峰在冬季,9-12月呈明显上升趋势,最高为12月(6年间12月总病例数20 515例,月均发病率7.01/10万)。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6年间共有96 951例,占总病例数的62.65%。死亡病例中2岁以下儿童72例,占84.71%。2004-2007年疫情暴发分别为14起(1073例)、18起(938例)、24起(1492例)及20起(1065例)。9月疫情最多(20起)。学校疫情37起,占疫情总数的48.68%,村屯疫情32起,占42.10%。在学校疫情中27起(72.97%)发生在城乡结合部或农村学校。60%的学校疫情与饮用水污染有关。疫情检出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菌、鼠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变形杆菌、诺如病毒及轮状病毒等。结论感染性腹泻发病率仍然较高,且呈上升趋势,并出现了新的流行规律及特点;导致暴发的因素仍然存在,因此防治策略及方法应不断加强及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507 / 5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广州市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中诺如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J].
吴新伟 ;
杨霞 ;
蒋力云 ;
沈纪川 ;
谢华萍 ;
李向忠 ;
伍业健 ;
刘于飞 ;
高国全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 (04) :486-489
[2]   诺如病毒感染国内外研究概况 [J].
徐友富 ;
童贻刚 ;
茹志涛 ;
史套兴 ;
周育森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05) :949-951
[3]   广东省2004-2006年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特征分析 [J].
郭汝宁 ;
郑慧贞 .
华南预防医学, 2007, (06) :18-21
[4]   中国感染性腹泻监测策略的思考与建议 [J].
张静 .
疾病监测, 2007, (08) :505-507
[5]   2004~2005年深圳市婴幼儿腹泻中轮状病毒及诺沃克病毒的感染分析 [J].
杨洪 ;
李庆 ;
何雅青 ;
张海龙 ;
阳帆 .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01) :58-59+67
[6]   广州市某医院儿童秋冬季腹泻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J].
刘翼 ;
戴迎春 ;
姚英民 ;
李建栋 ;
詹惠春 ;
陈清 ;
俞守义 ;
聂军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07) :525-528
[7]   1995~2001年广西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分析 [J].
梁大斌 ;
林玫 ;
李翠云 ;
唐振柱 ;
龚健 ;
王鸣柳 ;
权怡 ;
谭冬梅 .
广西预防医学, 2003, (01) :18-21
[8]  
Norovirusinfektionen in Deutschland[J] . J. Koch,T. Schneider,K. Stark,E. Schreier.Bundesgesundheitsblatt - Gesundheitsforschung - Gesundheitsschutz . 2006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