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演进的关键路径——基于混合所有制视角

被引:7
作者
张明泽
李忠海
机构
[1] 南京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混合所有制; 改革; 积极股东; 大宗股份; 流动机制;
D O I
10.13891/j.cnki.mer.2016.07.003
中图分类号
F276.1 [国有企业经济]; F271 [企业体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下放或扩大管理自主权、财务自主权为主线,我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实现了从"管工厂"到"管企业"、"管企业"到"管资产"、"管资产"到"管资本"的三次转型或跨越,如今形成产权关系基本明晰、政企关系相对简单、管理框架基本符合现代企业制度规范的国资管理格局。但由于长期以来的"一股独大"和外部监督乏力,国有企业仍存在因治理结构和机制不完善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内部人控制、预算软约束和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未来国有企业改革,应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有步骤地建立国有股权流动机制,引进具有大宗股份的积极股东,打造集权分权适度、决策程序独立、监督机制有效、激励模式健全的公司治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市场机制作用下国企改革、民企转型与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发展 [J].
葛扬 .
经济纵横, 2015, (10) :46-50
[2]   “混合所有制”的学术论争及其路径找寻 [J].
余菁 .
改革, 2014, (11) :26-35
[3]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国有企业政策性负担——基于早期国企产权改革大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陈林 ;
唐杨柳 .
经济学家, 2014, (11) :13-23
[4]   中美高管薪酬披露规则比较 [J].
查婧 .
财会通讯, 2009, (10) :121-123
[5]   政策性负担与长期预算软约束 [J].
龚强 ;
徐朝阳 .
经济研究, 2008, (02) :44-55
[6]   马克思所有制理论与现代混合所有制经济 [J].
葛扬 .
当代经济研究, 2004, (10) :18-22
[7]   政策性负担、道德风险与预算软约束 [J].
林毅夫 ;
李志赟 .
经济研究, 2004, (02) :17-27
[8]   国有企业效率的决定因素:1985~1994 [J].
刘小玄 ;
郑京海 .
经济研究, 1998, (01) :39-48
[9]   改革以来中国工业生产率变动趋势的估计及其可靠性分析 [J].
谢千里 ;
罗斯基 ;
郑玉歆 .
经济研究, 1995, (12) :10-22
[10]   改革以来中国工业部门的效率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林青松 .
经济研究, 1995, (10) :2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