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诱变育种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其新的领域

被引:24
作者
夏英武
吴殿星
舒庆尧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农业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杭州,杭州,杭州
关键词
植物诱变育种技术; 诱变效率; 组织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35 [引变(诱变)和突变育种];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综述了我国植物诱变育种技术在提高诱变效率和诱变与组培相结合两方面的研究情况。诱变效率的研究,包括诱变时期和诱变材料的选择,新诱变源的开拓,复合处理,DNA损伤与修复;在诱变与组培相结合方面,包括外植体和细胞辐射敏感性研究,增加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体外选择。对一些新的研究领域作了探讨,包括γ融合,遗传转移,农艺性状有利基因分离。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4 +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2]   137Csγ射线与叠氮化钠复合处理水稻的诱变效应 [J].
王彩莲 ;
慎玫 ;
徐刚 ;
赵孔南 ;
陈秋方 .
核农学报, 1993, (01) :21-28
[3]   水稻杂交种子在辐射诱变育种中的利用价值 [J].
蔡锦洲 ;
熊庆国 ;
路建东 ;
周桂萍 ;
张延长 .
核农学通报, 1992, (04) :151-153
[4]   通过组织培养筛选小麦抗赤霉病突变体的研究 [J].
郭丽娟 ;
姚庆筱 ;
胡启德 ;
张浩 ;
邓福友 ;
郑华全 ;
黄梧芳 .
遗传学报, 1992, (03) :259-265+294
[5]   γ射线诱变烟草花药培养的突变体 [J].
佟道儒 ;
贾兴华 .
核农学报, 1991, (04) :193-198
[6]   加速器氩离子辐射对水稻诱变效应的初步研究 [J].
左清凡 ;
梅曼彤 ;
卢永根 ;
邓红 ;
杨垂绪 .
核农学报, 1991, (04) :199-204
[7]   r射线与咖啡因对小麦幼穗离体培养的效应 [J].
林廷安 ;
李春兰 ;
曾令和 ;
常俊英 .
核农学报, 1991, (03) :185-188
[8]   冬小麦杂合子诱变效应的研究 [J].
施巾帼 ;
张伯林 .
核农学报, 1990, (04) :193-198
[9]   水稻花药愈伤组织的γ辐射效应 [J].
王彩莲 ;
徐刚 ;
慎玫 ;
赵孔南 ;
陈秋方 .
核农学通报, 1990, (05) :210-213
[10]   大豆品种间辐射敏感性差异机制的研究 [J].
袁玉春 .
核农学报, 1990, (02) :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