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互动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被引:113
作者
刘超
机构
[1] 华侨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管制; 互动; 市场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我国环境政策系统中首次提出了"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这是我国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前所未有的理念与制度创新,其背后的政策选择与价值判断是要求环境污染治理的理念与路径从管制模式向互动模式的转换。本文的主要目的即在研究管制模式向互动模式转变的背景下,"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理论基础、现实必要性及其制度路径。文章主要运用理论分析、规范分析、比较分析与价值判断的方法,辨析管制模式与互动模式下环境污染治理理念与路径的差异,归纳当前管制模式下环境污染治理制度的内生缺陷,证明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必要性。本文的基本结论是,在管制模式下以行政赋权、"命令—服从"为特征的环境污染防治制度的内在逻辑体现为,制度目标围绕环境行政管理为主线,制度类型以"命令—服从"为重心,这导致了环保目标悬置与制度异化、运动式环境执法以及执法者与污染者合谋形成法律规避等诸多弊病。管制模式下的现行环境污染防治制度缺陷之原因在于,规制机制断裂与制度抵牾、制度结构的单向性和封闭性以及闭环逻辑导致的制度僵化与规制俘虏。当前的制度现状亟待秉持互动模式为理念进行矫正。我国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提出的"损害担责"原则为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提供了法律依据,环境代执行制度已初具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的雏形,我们应当从污染防治市场制度的体系化、环境代执行制度的改进、设立清洁水和清洁空气基金和引入环境污染治理等第三方机构等几个方面构建体系完整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国家主权与地方自治.[M].张千帆; 著.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
[12]  
规制及其改革.[M].(美) 布雷耶;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3]  
环境行政的法理与方法.[M].(日) 黑川哲志; 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8,
[14]  
环境法学.[M].汪劲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  
环境资源法学.[M].吕忠梅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4,
[16]  
环境法学.[M].金瑞林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17]   监管环境监管者:立法缺失及制度构建 [J].
吕忠梅 .
法商研究, 2009, 26 (05) :139-145
[18]   环境法律与环境政策的抵牾与交融——以环境侵权救济为视角 [J].
刘超 .
现代法学, 2009, (01) :65-74
[20]   《水污染防治法》修改之我见 [J].
吕忠梅 .
法学, 2007, (11) :13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