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滑舌鳎早期形态及发育特征

被引:73
作者
万瑞景
姜言伟
庄志猛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
关键词
半滑舌鳎; 仔鱼; 稚鱼; 幼鱼;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4 [动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半滑舌鳎卵子为分离的球形浮性卵 ,卵径 1 18-1 3 1mm。卵膜薄、光滑、透明 ,具弹性。多油球 ,一般为 97-12 5个 ,多数在 10 0个左右 ,油球径 0 0 4-0 11mm。在培养水温为 2 0 5-2 2 8℃的条件下 ,卵子授精后 3 7h仔鱼孵出 ,3 0min后仔鱼全部孵出。初孵仔鱼全长 2 56-2 68mm。 1日龄仔鱼 ,出现胸鳍芽。 1 5日龄仔鱼 ,巡游模式基本建立。 2日龄仔鱼 ,逐渐建立外源性摄食关系。 3日龄仔鱼 ,出现鳔泡 ,个体发育进入后期仔鱼期。 18日龄 ,个体发育进入稚鱼期。 2 5日龄稚鱼 ,右眼开始向上移动。 2 7日龄稚鱼 ,右眼已转到头顶。 2 9日龄稚鱼 ,右眼完全转到左侧 ,胸鳍退化 ,各鳍鳍条发育完全。 57日龄 ,个体发育进入幼鱼期。 79日龄幼鱼 ,鳔退化、鳞片发育完全 ,侧线 3条。研究结果表明 :前期仔鱼培育期间 ,除了严格控制适宜的培养水温外 ,仔鱼开口后就应及时投喂一定密度的适口饵料 ,这是苗种培育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和技术措施之一 ;稚鱼变态期间加强鲜活饵料的投喂是提高稚鱼变态成活率的关键所在。仔鱼孵化后出现的管状感觉器官以及背、臀鳍膜上的泡状结构在早期发育阶段的生态和生理作用尚不清楚。半滑舌鳎成鱼无鳔和无胸鳍 ,而在早期发育期间具有鳔泡和胸鳍 ,这是生物个体发育史中祖先特征的重演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1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渤海湾半滑舌鳎及焦氏舌鳎的鱼卵和仔稚鱼的形态 [J].
杨东莱 ;
吴光宗 ;
庞鸿艳 .
海洋科学, 1983, (02) :29-32
[2]   赤鼻稜鳀、中颌稜鳀卵子、仔稚鱼的发育 [J].
张孝威 ;
陈真然 ;
阮洪超 ;
何桂芬 ;
沙学绅 .
动物学报, 1982, (02) :183-189
[3]   带鱼卵子和仔、稚鱼的形态特征 [J].
沙学绅 ;
阮洪超 ;
何桂芬 .
水产学报, 1981, (02) :155-160+190
[4]   黑鲷卵子及仔、稚、幼鱼的形态观察 [J].
张孝威 ;
何桂芬 ;
沙学绅 .
动物学报, 1980, (04) :331-336+399
[5]   鲬鱼卵子和仔、稚鱼的形态观察 [J].
张孝威 ;
沙学绅 ;
何桂芬 ;
宋立清 .
海洋与湖沼, 1980, (02) :161-168+194
[6]   蓝点馬鲛卵子和仔、稚魚形态特征的观察 [J].
沙学绅 ;
何桂芬 ;
张孝威 .
海洋与湖沼, 1966, (01) :1-12
[7]   斑卵子和仔、稚、幼鱼的形态特征 [J].
陈真然 ;
张孝威 .
海洋与湖沼, 1965, (03) :205-219
[8]   牙鲆和条鳎卵子及仔、稚鱼的形态观察 [J].
张孝威 ;
何桂芬 ;
沙学绅 .
海洋与湖沼, 1965, (02) :158-180
[9]  
鱼类生态学.[M].殷名称 编著.中国农业出版社.1995,
[10]  
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M].张春霖等著;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编;.科学出版社.1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