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设计与课程体系构建

被引:52
作者
项立敏
刘晓伟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徐州
关键词
社会体育专业; 培养目标; 课程; 设计; 构建;
D O I
10.19582/j.cnki.11-3785/g8.2005.12.035
中图分类号
G807.0 [理论与方法];
学科分类号
040303 ;
摘要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研究、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比较分析现行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已不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提出了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重创新”,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社会体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并依据培养目标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以期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社会体育人才。
引用
收藏
页码:1677 / 1678+1691 +169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对体育创新教育课程方案的几点建议 [J].
刘利锋 ;
阮利民 .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5) :712-713
[2]   “课内外一体化”课程模式的实效性研究 [J].
陈天霞 ;
陈新华 ;
黄传胜 ;
田铭珠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01) :90-91+103
[3]   略论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体系的重建——兼谈TROPS运动的理论与实践 [J].
高彩云 ;
吴忠义 .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4, (01) :92-94
[4]   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 [J].
黄汉升 ;
季克异 .
中国体育科技, 2003, (11) :3-7+65
[5]   社会体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J].
程杰 ;
龚健 .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 (05) :38-41
[6]   新时期体育院校改革的重新定位 [J].
杨桦 ;
霍红 ;
王广虎 ;
孙淑惠 .
体育科学, 2003, 23 (03) :11-17
[7]   新形势下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课程体系的设计 [J].
郑建岳 ;
刘健 ;
陈道裕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2002, (02) :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