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盆地二、三叠系碳酸盐岩大气田类型及其成藏规律

被引:17
作者
张奇
文龙
徐亮
夏茂龙
陈盛吉
邓思思
机构
[1]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三叠纪; 碳酸盐岩; 台地边缘礁滩; 台地相; 风化壳; 大气田; 成藏规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四川盆地二、三叠系碳酸盐岩大气田分属3种类型,即台地边缘礁滩气藏、台地相粒屑滩与白云岩气藏、风化壳复合圈闭气藏,分析研究其成藏规律对于寻找下一步勘探有利区带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①台地边缘礁滩气藏储层相控特征明显,烃源供给与成藏过程受古隆起与现今构造控制,早期运聚,晚期调整;②台地相粒屑滩与白云岩气藏多为晚期成藏,多套薄储层叠加,有效的断裂疏导体系是获得规模气藏的关键;③风化壳复合圈闭气藏储层受沉积相、岩溶作用控制,颗粒岩叠加同生、表生岩溶改造是形成风化壳储层的关键,风化壳优化了烃源岩、储集层、圈闭、盖层搭配条件,断层、地层接触关系构成断面、侧面与上部"倒灌"等多种方式充注,早期成藏,晚期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8+120 +1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普光气田与元坝气田礁滩储层特征的差异性及其成因 [J].
胡东风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10) :17-21+114
[2]   黄龙场构造长兴组裂缝预测 [J].
王时林 ;
秦启荣 ;
董海英 ;
苏培东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3 (04) :39-43+187
[3]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表征方法 [J].
曾大乾 ;
彭鑫岭 ;
刘志远 ;
宿亚仙 .
天然气工业, 2011, 31 (03) :9-13+106
[4]   川东北元坝地区隐蔽气藏的勘探突破及其意义 [J].
胡东风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8) :9-12+110
[5]   普光气田埋藏溶孔特征及识别标志 [J].
管宏林 ;
王恕一 ;
蒋小琼 .
天然气工业, 2010, 30 (03) :31-34+128
[6]   普光缝洞性储层流体性质测井判别适应性 [J].
司马立强 ;
赵冉 ;
王培春 ;
谭勇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1) :11-15+189
[7]   四川盆地二叠、三叠系环海槽礁、滩富气带勘探 [J].
王一刚 ;
洪海涛 ;
夏茂龙 ;
范毅 ;
文应初 .
天然气工业, 2008, (01) :22-27+161
[8]   四川盆地普光大型气田的发现与勘探启示 [J].
马永生 ;
郭旭升 ;
郭彤楼 ;
黄锐 ;
蔡勋育 ;
李国雄 .
地质论评, 2005, (04) :477-480
[9]   四川盆地东部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形成机理 [J].
王一刚 ;
张静 ;
杨雨 ;
刘划一 ;
余晓锋 .
海相油气地质, 2000, (Z1) :145-152
[10]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 [J].
王兰生 ;
苟学敏 ;
刘国瑜 ;
王琳 ;
汪维明 ;
王密云 .
沉积学报, 1997, (02)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