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财产继承立法问题

被引:84
作者
李岩
机构
[1] 辽宁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虚拟财产; 民事法益; 虚拟财产继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5 [继承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虚拟财产在性质上并非权利,却蕴含着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其所依托的网络环境易致其受到侵犯,虽在保护态度和方法上司法实践的做法不一,性质上可将虚拟财产定位为法益。虚拟财产的利益性和社会需求证明了其具有继承的价值。当下网络用户死亡后虚拟财产处理的两种模式,即网络服务商依据协议控制与取得虚拟财产模式和网络遗产托管模式都存在诸多弊端,现实地采取虚拟财产继承的法律模式才是可行之路。法律应承认虚拟财产为可继承的财产利益并在继承的类型、主体、客体、程序、遗产分割及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财产处理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定。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2012年年会综述 [J].
陈苇 ;
段燕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3, 15 (01) :128-13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修正草案建议稿 [J].
杨立新 ;
杨震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2, 27 (05) :14-26
[3]   民事法益的界定 [J].
李岩 .
当代法学, 2008, (03) :20-25
[4]   民法上人格物的确立及其保护 [J].
冷传莉 .
法学, 2007, (07) :74-80
[5]   论网络虚拟财产的法律属性 [J].
陈旭琴 ;
戈壁泉 .
浙江学刊, 2004, (05) :143-147
[6]  
“个人信息资料权”是一项独立权利[N]. 王利明.北京日报. 2012 (018)
[7]  
传递财富传递爱[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陈凯, 2012
[8]  
遗嘱继承的法理研究[M]. 中国法制出版社 , 李宏, 2010
[9]  
虚拟财产权研究[M]. 法律出版社 , 林旭霞, 2010
[10]  
虚拟财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M]. 法律出版社 , 刘惠荣,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