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气田的成藏特征分析

被引:44
作者
王庭斌
机构
[1]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成藏特征; 运聚动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由于天然气与石油在成藏条件上的差异 ,天然气成藏运聚动平衡原理是研究天然气成藏特征的基本思路 ,可以聚集量与时间两大要素 ,总结中国气田复杂的成藏历程为 :超晚期 (新近纪—第四纪 )生烃成藏型 ;晚期(古近纪—新近纪 )生烃成藏型 ;早期 (中生代为主 )生烃聚集、晚期 (新近纪—第四纪 )定型成藏型 ;早期 (中生代为主 )生烃成藏型。综观中国气田的成藏历程 ,虽然在不同类型盆地中有较大差异 ,但是喜马拉雅期的构造演化历史对于中国天然气的成藏及分布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作用可归结为促成与破坏 ,并以促成作用为主。目前中国天然气勘探的 3个主要领域 :中西部前陆盆地、三大克拉通复合盆地 (四川、鄂尔多斯、塔里木 )以及近海的裂谷、陆缘盆地 ,表明了以晚期、超晚期成藏、定型为主的盆地和坳陷是中国天然气最主要富集地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生成模式及其成藏流体响应 [J].
郝芳 ;
邹华耀 ;
黄保家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1) :889-895
[2]   莺歌海盆地泥底辟活动期次分析 [J].
黄春菊 ;
陈开远 ;
李思田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4) :44-46
[3]   塔中北斜坡塔中45井奥陶系油藏成藏史浅析 [J].
林青 ;
王培荣 ;
金晓辉 ;
林壬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5-7
[4]   台北凹陷侏罗系油气运聚成藏历史分析 [J].
王震亮 ;
陈荷立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1-4
[5]   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J].
林忠民 .
石油学报, 2002, (03) :23-26+7
[6]   库车前陆逆冲带天然气成藏期与成藏史 [J].
赵靖舟 ;
戴金星 .
石油学报, 2002, (02) :6-10+7
[7]   中国天然气地质理论进展与勘探战略 [J].
王庭斌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1) :1-7
[8]   准噶尔盆地复合油气系统特征、演化与油气勘探方向 [J].
张义杰 ;
柳广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1) :36-39
[9]   盐城朱家墩气田气源及发现意义 [J].
陈安定 ;
王文军 ;
岳克功 ;
黄金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45-49+13
[10]   盐城凹陷天然气藏成因研究 [J].
马安来 ;
包建平 ;
王培荣 ;
毛凤鸣 ;
侯建国 ;
王文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42-4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