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河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成藏条件

被引:146
作者
林忠民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
关键词
岩溶缝洞体系; 碳酸盐岩储层; 成藏条件; 奥陶系; 塔里木盆地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石油地质和地球物理综合研究及油气勘探实践表明 ,塔河油田是在长期发育的古隆起基础上形成的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 缝洞型大型油气田。碳酸盐岩形成于开阔—局限海台地环境 ,由于经历了后期多期次的构造运动、岩溶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叠加改造 ,因而呈现出基质孔渗性低、并受构造和岩溶作用控制的强烈非均质性的岩溶 缝洞型储层特征。塔河岩溶 缝洞型油气藏主要分布于古岩溶斜坡地带、距风化壳不整合面 2 0 0m范围内。岩溶残丘、岩溶缝洞、断裂、不整合面和输导层共同构成了塔河油气区复杂的多幕式油气成藏动力学系统。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6+7 +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 [J].
杨威 ;
王清华 ;
赵仁德 ;
刘效曾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3) :252-255
[2]   碳酸盐岩油气田分布规律 [J].
吕修祥 ;
金之钧 .
石油学报, 2000, (03) :8-12+107
[3]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奥陶系潜山古岩溶及其所控制的储层非均质性 [J].
郭建华 .
沉积学报, 1993, (01) :56-64
[4]   不整合对于油气运移聚集的重要性 [J].
潘钟祥 .
石油学报, 1983, (04) :1-10
[5]  
塔里木盆地北部寒武——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特征及油气前景.[M].叶德胜等著;.四川大学出版社.2000,
[6]  
中国塔里木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评价.[M].康玉柱主编;.地质出版社.1996,
[7]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聚集.[M].何登发;李德生著;.地质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