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曲地区草地植被时空格局与变化及其人文因素影响研究

被引:32
作者
宋春桥 [1 ,2 ,3 ]
游松财 [4 ]
刘高焕 [1 ]
柯灵红 [1 ,2 ]
钟新科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系
[4]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草地; 归一化植被指数; 那曲地区; 人文因素; 时空变化; MOD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那曲草地作为西藏自治区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草地植被年际变化是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交互影响的结果。为了解决当地复杂的资源环境问题,需要深刻认清各种人文因素对草地影响的程度和机制。本研究利用2000-2009年的MODIS NDVI时间序列影像及相关统计资料,对那曲草地植被的空间和年际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方式系统分析各个人文因素与草地植被格局和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那曲地区不同区域植被在2000-2009年表现出不同的年际变化趋势,在高大山脉高海拔的稀疏植被或冰雪覆盖周边区域,由于全球变暖且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而出现植被变好的状况,在人类活动强度较大的纯牧业县(那曲县、聂荣县和安多县)草地植被退化情况较为严重;2)分析那曲地区植被空间格局、年际变化分布图与道路网、居民点分布密度图在空间上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这也表明该研究区人类活动将直接影响目前良好的地表覆盖区域植被正常生长和繁育;3)以中心城镇那曲镇和109国道为代表,利用缓冲区分析方法研究发现距离人类活动越近的地区植被退化越严重,而统计资料显示那曲地区的人口、放牧强度、道路工程建设份额等指标都呈直线上升,将对草地植被生长构成严重的威胁,从而进一步影响那曲地区草地的理论承载力和经济可持续发展;4)此外,调查发现旅游和放牧的车辆碾压、矿产开采、采挖草药、安居工程建设、鼠患等因素对那曲草地都有一定程度的破坏。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草地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及其碳汇潜势研究 [J].
任继周 ;
梁天刚 ;
林慧龙 ;
冯琦胜 ;
黄晓东 ;
侯扶江 ;
邹德富 ;
王翀 .
草业学报, 2011, 20 (02) :1-22
[2]   中国西北地区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因子分析 [J].
戴声佩 ;
张勃 ;
王海军 ;
王亚敏 ;
郭玲霞 ;
王兴梅 ;
李丹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4) :636-643
[3]   辽河三角洲植被生产功能的年际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分析 [J].
汲玉河 ;
周广胜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7) :792-799
[4]   城市化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植被物候的影响 [J].
韩贵锋 ;
徐建华 ;
袁兴中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8) :1803-1809
[5]   西藏那曲地区植被覆盖状况与气象条件分析 [J].
杨秀海 ;
扎西央宗 ;
卓嘎 ;
边巴次仁 .
草业学报, 2008, (02) :102-109
[6]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与植被活动之间的时空相关性 [J].
韩贵锋 ;
徐建华 .
生态科学, 2008, (01) :1-5
[7]   西藏藏北高原典型植被生长对气候要素变化的响应 [J].
除多 ;
德吉央宗 ;
普布次仁 ;
边多 ;
李春 .
应用气象学报, 2007, (06) :832-839
[8]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J].
徐兴奎 ;
陈红 ;
张凤 .
环境科学, 2007, (01) :41-47
[9]   藏北那曲地区草地和未利用土地动态变化及原因 [J].
张佳华 ;
郑凌云 .
山地学报, 2005, (06) :6672-6677
[10]   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特征 [J].
高清竹 ;
李玉娥 ;
林而达 ;
江村旺扎 ;
万运帆 ;
熊伟 ;
王宝山 ;
李文福 .
地理学报, 2005, (06) :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