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冲断构造新解

被引:62
作者
孟家峰 [1 ,2 ]
郭召杰 [1 ,2 ]
方世虎 [3 ]
机构
[1]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3]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二叠纪末到三叠纪; 冲断构造; 反转构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最重要的构造特征是发育一组冲断构造。对这组冲断构造的冲断时限和冲断性质的认识不同,导致对准噶尔盆地的属性存在断陷盆地与前陆盆地之争。西北缘花岗岩及其中发育的岩墙群的精确年龄限定了研究区在314~255Ma中处于伸展状态。西北缘侏罗系沉积范围较三叠系广,早侏罗世发育碱性玄武岩,这些都表明准噶尔盆地在侏罗纪处于伸展阶段,盆地范围不断扩大。西北缘晚三叠世地层不整合覆盖于花岗岩之上,这种现象将本区冲断构造发生的时间限定为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最晚不超过晚三叠世。在地震资料解释的西北缘剖面上,冲断构造的前缘二叠纪地层平缓且厚度稳定。西北缘二叠系发育火山岩,沉积层序具从下到上粒度由粗变细的正旋回沉积特征,沉积速率稳定,沉降曲线由陡变缓,且古地温梯度和大地热流值均较高。西北缘的圈闭类型以岩性地层等非构造圈闭为主,以构造-岩性圈闭为辅。笔者认为西北缘冲断构造的性质是在314~255Ma伸展阶段与侏罗纪伸展阶段之间发育的一次短期反转构造,发育基底卷入的高角度冲断带,并非大规模与造山作用相关的前陆冲断带。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8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走滑断层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 [J].
徐怀民 ;
徐朝晖 ;
李震华 ;
刘得光 ;
陈永军 ;
刘巍 .
高校地质学报, 2008, (02) :217-222
[2]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盆山耦合与油气成藏 [J].
谭开俊 ;
张帆 ;
吴晓智 ;
王仲军 ;
耿梅 .
天然气工业, 2008, (05) :10-13+136
[3]   准噶尔西北缘早侏罗世玄武岩的发现及地质意义 [J].
徐新 ;
陈川 ;
丁天府 ;
刘兴义 ;
李华芹 .
新疆地质, 2008, (01) :9-16
[4]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下盘掩伏构造油气勘探新领域 [J].
管树巍 ;
李本亮 ;
侯连华 ;
何登发 ;
石昕 ;
张越迁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8, (01) :17-22
[5]   对《准噶尔盆地哈拉阿拉特山冲断带构造及找油意义》一文构造模式的疑问及讨论 [J].
张玉宾 ;
朱凤云 ;
汪誉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8, (01) :120-122
[6]   准噶尔盆地西缘二叠-三叠系扇控成岩储集相成因机理 [J].
邹才能 ;
侯连华 ;
匡立春 ;
况军 .
地质科学, 2007, (03) :587-601
[7]   克拉玛依蛇绿混杂岩带的基本特征和锆石SHRIMP年龄信息 [J].
徐新 ;
何国琦 ;
李华芹 ;
丁天府 ;
刘兴义 ;
梅绍武 .
中国地质, 2006, (03) :470-475
[8]   新疆准噶尔晚古生代陆壳垂向生长(Ⅰ)——后碰撞深成岩浆活动的时限 [J].
韩宝福 ;
季建清 ;
宋彪 ;
陈立辉 ;
张磊 .
岩石学报, 2006, (05) :1077-1086
[9]   准噶尔前陆盆地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J].
况军 ;
齐雪峰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1) :5-9
[10]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及其天然气勘探附视频 [J].
魏国齐 ;
贾承造 ;
李本亮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4) :552-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