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两山理论的传统村落旅游业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被引:60
作者
唐承财 [1 ]
郑倩倩 [1 ]
王晓迪 [1 ]
邹兆莎 [2 ]
机构
[1]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学院
[2] 北京市门头沟区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键词
传统村落; 旅游业; 绿色发展; 两山理论; 爨底下村;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9.064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过程中,许多传统村落面临过度商业化、传统建筑损坏、本土文化丧失、环境污染等问题。以北京市爨底下村为案例地,采取问卷调查等方法,分析其资源环境特点、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探究两山理论下传统村落旅游业绿色发展模式。结果表明:(1)该村"青山"资源和人文资源丰富,"绿水"资源稀少。(2)旅游业是该村振兴发展的主导产业,是村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3)该村旅游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村落有青山无绿水;旅游产品结构单一;营销方式传统粗放;旅游开发与管理体制不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不够完善。(4)基于两山理论与绿色发展理论,构建了保护性开发资源、创意化设计产品、绿色化服务供给、多渠道营销、多元化社区参与、三权分离管理的传统村落旅游业"六翼齐飞"的绿色发展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03 / 2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旅游业绿色发展研究综述(英文) [J].
唐承财 ;
郑倩倩 ;
秦娜娜 ;
孙岩 ;
汪舒舒 ;
冯凌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7, 8 (05) :449-459
[2]   区域协同推进传统村落活化和可持续发展 [J].
张伟 .
改革与开放, 2017, (12) :58-59
[3]   “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关系的经济理论解析 [J].
王会 ;
姜雪梅 ;
陈建成 ;
宋维明 .
中国农村经济, 2017, (04) :2-12
[4]   旅游驱动下的传统村落城镇化研究——以世界文化遗产宏村为例 [J].
卢松 ;
周小凤 ;
张小军 ;
邢丽红 .
热带地理, 2017, 37 (03) :293-303
[5]   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北京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探讨 [J].
唐承财 ;
周悦月 ;
钟林生 ;
何玉春 .
生态经济, 2017, 33 (04) :127-132
[6]   传统村落:理论内涵与发展路径 [J].
孙九霞 .
旅游学刊, 2017, 32 (01) :1-3
[8]   基于共生理论的古村落遗产旅游整体开发模式研究——以西递为例 [J].
朱生东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4) :33-37+43
[9]   基于文化生态旅游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以后沟古村为例 [J].
张建忠 ;
刘家明 ;
柴达 .
经济地理, 2015, 35 (09) :189-194
[10]   旅游发展影响下传统村落的整合与重构——以河北省邢台县英谈传统村落为例 [J].
林祖锐 ;
常江 ;
刘婕 ;
田梦思 .
现代城市研究, 2015, (06) :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