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不同湖区轮虫群落结构季节变化的比较研究

被引:22
作者
杨桂军
秦伯强
高光
朱广伟
汤祥明
王小冬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太湖; 轮虫; 不同湖区; 季节变化;
D O I
10.13227/j.hjkx.2008.10.043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2006年7月2007年6月对太湖不同湖区(河口区、梅梁湾、太湖湖心区和贡湖湾)轮虫的季节变化进行了比较研究.整个研究期间,河口区、梅梁湾、太湖湖心区和贡湖湾轮虫种类数分别为23、15、14和21;河口区轮虫的年平均密度最高,为475个·L-1,梅梁湾最低,为164个·L-1,太湖湖心区为189个·L-1,贡湖湾为338个·L-1.4个湖区优势种不同,河口区轮虫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calyciflorus),梅梁湾为角突臂尾轮虫(B.angularis),太湖湖心区和贡湖湾优势种都是针簇多肢轮虫(P.trigla).食物的不同以及大型浮游甲壳动物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太湖4个湖区轮虫群落结构不同的重要原因.相关分析表明,轮虫数量与枝角类数量、枝角类生物量和桡足类生物量极显著负相关;轮虫数量与透明度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太湖4个不同湖区轮虫群落结构不同.
引用
收藏
页码:2963 / 29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太湖不同富营养水平湖区轮虫季节变化的比较 [J].
杨桂军 ;
潘宏凯 ;
刘正文 ;
王卫民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2007, (06) :652-657
[2]   香溪河库湾轮虫现状及水质评价初探 [J].
周淑婵 ;
黄祥飞 ;
唐涛 ;
蔡庆华 .
水生生物学报, 2006, (01) :52-57
[3]   广东省水库轮虫分布特征 [J].
林秋奇 ;
赵帅营 ;
韩博平 .
生态学报, 2005, (05) :1123-1131
[4]   太湖梅梁湾冬末春初浮游动物时空变化及其环境意义 [J].
陈伟民 ;
秦伯强 .
湖泊科学, 1998, (04) :10-16
[5]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J].
杨宇峰 ;
黄祥飞 .
应用生态学报, 1994, (03) :319-324
[6]  
太湖水环境演化过程与机理[M]. 科学出版社 , 秦伯强等编著, 2004
[7]  
湖泊富营养化调查规范[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金相灿, 1990
[8]  
中国淡水轮虫志[M]. 科学出版社 , 王家楫著, 1961
[9]  
Impact of different zooplankton structures on the microbial food web of a South Andean oligotrophic lake[J] . Acta Oecologica . 2003
[10]  
Assessment of ‘top-down’ and ‘bottom-up’ forces as determinants of rotifer distribution among lakes in Ontario, Canada[J] . Takehito Yoshida,Jotaro Urabe,James J. Elser.Ecological Research . 200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