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干部的正式化:大城市基层社会的治理密码——基于苏州市相城区C街道的驻点调研

被引:4
作者
王向阳
机构
[1]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村社干部; 城管; 辅警; 正式化; 基层治理; 治理密码;
D O I
10.19366/j.cnki.1009-055X.2017.05.008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非正式干部正式化,是理解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窗口和密码。基于苏州市基层治理实践的驻点调研发现,村社干部及其工作人员、城管队伍和辅警队伍共同组成了当地基层治理主体。不同于既有研究的分而论之,本文重在经验主义整体性视角下对其进行统合分析。研究表明,包括村社干部及其工作人员、城管和辅警在内的非正式干部正式化是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常态;这一常态是大城市基层治理中任务高要求、考核零容忍、资源软约束、经济强激励下支配导向的治理需求,是当地工业经济主导下职业体系中竞争性、稀缺性就业机会结构和当地中低端的劳动力素质结构等因素相互匹配、共同形塑的产物,并且塑造了大城市基层社会的规则之治。同时,在当地具体治理实践中通过组织管理、财权上移、群众监督和自我规训4种控制方式与经济激励,有效解决了这一非正式干部群体的代理人困境问题。非正式干部正式化,"以城市的方式治理农村"的治理转型,要求我们必须对包括基层治理结构的经济基础、服务型政府责任边界等在内的基层治理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重点关切。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83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3]   郡县国家:中国国家治理体系的传统及其当代挑战 [J].
曹锦清 ;
刘炳辉 .
东南学术, 2016, (06) :1-16+246
[4]   “新代理人”:项目进村中的村治主体研究 [J].
李祖佩 .
社会, 2016, 36 (03) :167-191
[5]   城市基层治理的条块协调:正式政治与非正式政治——来自上海的城市管理经验 [J].
叶敏 .
公共管理学报, 2016, 13 (02) :128-140+159
[6]   中国传统社会的双轨治理体系 封建与郡县之辨 [J].
渠敬东 .
社会, 2016, 36 (02) :1-31
[7]   街头政治的形成:城管执法困境之分析 [J].
刘磊 .
法学家, 2015, (04) :31-47+177
[8]   论中坚农民 [J].
贺雪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4) :1-6+131
[10]   统治风险与地方分权 关于中国国家治理的三种理论及其比较 [J].
曹正汉 .
社会, 2014, 34 (06) :5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