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黄土的粒度分维特征及意义

被引:25
作者
侯春梅
刘小伟
李明
迟秀丽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信息中心
[2]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分维; 粒度分布; 工程地质性质; 甘肃黄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3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依据分形理论分析了甘肃黄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特征。黄土具有良好的统计自相似性。随着空间位置和黄土形成时代的不同,黄土的分形结构特征有明显的变化特征,其分维值介于2.29至2.56之间;且粒度分维值的大小与分选好坏密切相关,即:分选系数大则分维值大,反之则分维值小。这表明黄土的粒度分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黄土的形成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黄土粒度分维与干密度、孔隙比、湿陷系数之间的定量关系,指出黄土分维值可以定量表征黄土的物理、水理性质。与地形地貌、水文和气候等因素一样,它也可作为自然区划的一个主要指标。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一种新的粒度指标:沉积物粒度分维值及其环境意义 [J].
柏春广 ;
王建 .
沉积学报, 2003, (02) :234-239
[2]   粒状土体的结构模型 [J].
徐永福 ;
刘斯宏 ;
董平 .
岩土力学, 2001, (04) :366-372
[3]   联系沙漠-黄土演变过程中耦合关系的沉积学指标 [J].
丁仲礼 ;
孙继敏 ;
刘东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1) :82-87
[4]   中国黄土高原的风积证据:晚新生代北半球大冰期开始及青藏高原的隆升驱动 [J].
安芷生 ;
王苏民 ;
吴锡浩 ;
陈明扬 ;
孙东怀 ;
刘秀铭 ;
王富葆 ;
李力 ;
孙有斌 ;
周卫建 ;
周杰 ;
刘晓东 ;
鹿化煜 ;
张云翔 ;
董光荣 ;
强小科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6) :481-490
[5]   黄土高原黄土粒度组成的古气候意义 [J].
鹿化煜 ;
安芷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8, (03) :278-283
[6]   分形统计模型的理论研究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 [J].
申维 ;
赵鹏大 .
地质科学, 1998, (02) :108-117
[7]   外营力地貌作用随机特性和分形布朗地貌的稳定性 [J].
艾南山 ;
朱治军 ;
李后强 .
地理研究, 1998, (01) :24-31
[8]   冻土粒度成分的分形结构特征及其意义 [J].
易顺民,唐辉明 .
冰川冻土, 1994, (04) :314-319
[9]   论我国特殊土粒度分布的分形结构 [J].
刘松玉 ;
方磊 ;
陈浩东 .
岩土工程学报, 1993, (01) :23-30
[10]   中国黄土的孔隙类型与湿陷性 [J].
雷祥义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7, (12) :1309-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