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北祁连槽区的地史演变
被引:5
作者
:
赵凤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地质局区调队
赵凤游
机构
:
[1]
甘肃省地质局区调队
来源
:
地质学报
|
1981年
/ 02期
关键词
:
北祁连;
晚奥陶世;
奥陶纪;
层位;
祁连运动;
广西运动;
中寒武统;
沉积厚度;
地层厚度;
沉积中心;
喷发岩;
下古生界;
灰岩;
志留纪;
哥特兰纪;
晚寒武世;
寒武纪;
岩相变化;
地史;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北祁连槽区的范围是指托赖南山、大通山以北,合黎山、龙首山以南,包括现今的河西走廊、走廊南山及托赖山,在早古生代时是极为活跃的一个带状沉陷区。在长达千余公里的窄狭的地区里,下古生界厚度巨大、岩相建造十分复杂、海相喷发岩异常发育、地壳运动相当剧烈。这里是我国著名的具有代表性的槽区。该区的地史演变,曾经而且正在引起许多中外地质学家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尽管作者在另文中曾作过概略的阐述,仍感有必要根据已有的调查资料较为细致地深入地对这个槽区的地史发展程序作进一步的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北祁连山东段上奥陶统及其对比问题
赵凤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地质局区调队
赵凤游
[J].
地质学报,
1978,
(02)
: 135
-
147
[2]
中国祁连山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
魏春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魏春海
[J].
地质学报,
1978,
(02)
: 95
-
105
[3]
中国奥陶纪珊瑚化石的地层分布与动物地理分区的初步看法
亦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亦农
[J].
地质学报,
1974,
(01)
: 5
-
22+113
[4]
关于祁连山东部的“南山系”和“皋兰系”
宋叔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宋叔和
[J].
地质学报,
1959,
(02)
: 135
-
146
[5]
内蒙古伊克昭盟棹子山区域地层系统
关士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
关士聪
车樹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
车樹政
[J].
地质学报,
1955,
(02)
: 95
-
108
[6]
论褶皱幕.[M].尹赞勋等著;.科学出版社.1978,
←
1
→
共 6 条
[1]
北祁连山东段上奥陶统及其对比问题
赵凤游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地质局区调队
赵凤游
[J].
地质学报,
1978,
(02)
: 135
-
147
[2]
中国祁连山地质构造的基本特征
魏春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魏春海
[J].
地质学报,
1978,
(02)
: 95
-
105
[3]
中国奥陶纪珊瑚化石的地层分布与动物地理分区的初步看法
亦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亦农
[J].
地质学报,
1974,
(01)
: 5
-
22+113
[4]
关于祁连山东部的“南山系”和“皋兰系”
宋叔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部地质研究所
宋叔和
[J].
地质学报,
1959,
(02)
: 135
-
146
[5]
内蒙古伊克昭盟棹子山区域地层系统
关士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
关士聪
车樹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
车樹政
[J].
地质学报,
1955,
(02)
: 95
-
108
[6]
论褶皱幕.[M].尹赞勋等著;.科学出版社.1978,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