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因子对峨眉野连主要药用成分影响研究

被引:1
作者
高姗
何平
张春平
王瑞波
张益锋
机构
[1] 西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峨眉野连; 环境因子; 药用成分; 灰色关联分析;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9.07.029
中图分类号
R284.1 [化学分析与鉴定];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环境因子对峨眉野连主要药用成分的影响.方法:分别测定峨眉山6个居群4~5年生峨眉野连常用入药部位(叶、叶柄、须根)中小檗碱、巴马汀以及药根碱的含量,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研究土壤、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对其的影响.结果:在常用入药部位中,叶中小檗碱含量相对较高,须根中巴马汀和药根碱含量相对较高;土壤全N含量与各药用成分关联度最大.结论:叶、叶柄、须根中3种药用成分含量丰富,土壤全N含量是主导影响因子.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南天竹秋季观赏特性评价 [J].
唐丽 ;
刘友全 ;
钟秋平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66-71
[2]   植物次生代谢物途径及其研究进展 [J].
王莉 ;
史玲玲 ;
张艳霞 ;
刘玉军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7, (05) :500-508
[3]   峨眉野连不同部位总生物碱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J].
周嘉裕 ;
廖海 ;
彭书明 ;
陈放 .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08) :1408-1409
[4]   毛脉酸模次生代谢产物动态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 [J].
王振月 ;
王宗权 ;
左月明 ;
李瑞明 ;
康毅华 ;
崔红花 .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09) :773-776
[5]   分光光度法测定岩黄连不同部位总生物碱的含量 [J].
程华 ;
余龙江 ;
胡琼月 ;
尹科 ;
敖明章 ;
张永忠 .
时珍国医国药, 2006, (03) :364-365
[6]   峨眉山濒危药用植物资源的初步研究 [J].
宋良科 ;
张富贵 .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3, (03) :21-23
[7]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的保护现状及保护对策 [J].
杨世林 ;
张昭 ;
张本刚 ;
林余霖 .
中草药, 2000, (06) :3-5+28
[8]   缙云山森林次生演替中优势种群的特性与生态因子的关联度分析 [J].
刘玉成,杜道林,岳泉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3) :283-286+284+288-289
[9]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陈晓亚, 2007
[10]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