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入库河流澎溪河回水区消落带与岸边土壤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17
作者
张雷
秦延文
贾静
王鸣宇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河流与海岸带环境研究室
关键词
三峡入库河流; 澎溪河; 消落带; 岸边土壤; 磷形态; 分布特征;
D O I
10.13671/j.hjkxxb.2011.09.006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X144 [环境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3001 ;
摘要
应用沉积物中磷形态的分级提取法对三峡入库河流澎溪河回水区消落带和岸边土壤不同形态P进行分级测定,分析了各形态磷之间以及各形态磷与样品理化性质.结果表明,消落带土壤总磷含量在283.3~3281.6mg.kg-1之间,平均为780.6mg.kg-1,岸边土壤中总磷含量在395.0~1751.5mg.kg-1之间,平均含量为771.9mg.kg-1,消落带土壤中较高的总磷含量显示了人类活动对消落带土壤P含量的影响.各种形态P在河流消落带与岸边消落带土壤中分布特点不同:①河流消落带中无机磷(IP)含量(除去S6点)平均值381.2mg.kg-1,略低于岸边土壤(除去S6点)平均值482.9mg.kg-1;②河流消落带土壤中IP以碎屑态磷(De-P)为主(平均比例为32.9%),吸附态磷(Ad-P)、铁结合态磷(Fe-P)、钙结合态磷(Ca-P)占IP比例分别为为2.6%、12.4%、16.7%;岸边土壤Ca-P占IP平均比例为25.6%,而Ad-P、Fe-P、Ca-P占IP比例分别为为5.2%、8.8%、31.6%;③河流消落带土壤中活性磷组分(OP+Fe-P)平均含量为374.8mg.kg-1,在TP中所占比例平均值为48.0%,而岸边土壤活性磷组分(OP+Fe/Al-P)平均含量为288.7mg.kg-1,在TP中所占比例平均达到37.4%.消落带土壤中活性磷组分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会成为水体的二次污染源,因此消落带土壤P对水体富营养化的潜在影响不容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999 / 20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回水区浸没土壤及消落带土壤氮形态及分布特征[J]. 张雷,秦延文,郑丙辉,徐德星.环境科学. 2009(10)
[2]   三峡库区消落带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变化及其对有效磷的影响 [J].
马志敏 ;
傅瓦利 ;
胡宁 ;
王改改 ;
孙璐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3) :107-111
[3]  
三峡入库河流大宁河回水区沉积物和消落带土壤磷形态及其分布特征研究[J]. 徐德星,秦延文,张雷,郑丙辉,海热提.环境科学. 2009(05)
[4]   荆州市地表水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析 [J].
贾陈忠 ;
秦巧燕 ;
李克华 ;
陈国际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8, (01) :46-48+52
[5]   滇池福保湾沉积物不同形态磷的垂向分布 [J].
郭建宁 ;
卢少勇 ;
金相灿 ;
姜霞 ;
盛力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78-83
[6]   巢湖沉积物中氮与磷赋存形态研究 [J].
潘成荣 ;
汪家权 ;
郑志侠 ;
刘静静 ;
殷福才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7, (01) :43-47
[7]   永定河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其指示意义 [J].
陈红军 ;
黄怀曾 ;
冯流 ;
陈明 .
岩矿测试, 2005, (03) :176-180
[8]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理化性质研究 [J].
孟凡德 ;
姜霞 ;
金相灿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S1) :24-29
[9]   东海特定海区表层沉积物中磷的形态、分布及其环境意义附视频 [J].
郑丽波 ;
叶瑛 ;
周怀阳 ;
王怀照 .
海洋与湖沼, 2003, (03) :274-282
[10]   长江口滨岸潮滩沉积物中磷的存在形态和分布特征 [J].
刘敏 ;
许世远 ;
侯立军 ;
欧冬妮 .
海洋通报, 2001, (05) :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