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2006年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浮游植物群集
被引:15
作者:
赵冉
[1
,2
]
孙军
[1
]
白洁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2]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浮游植物;
长江口;
群集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8 [水生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根据2006年11月在长江口及其邻近水域(30°30′N~32°30′N,121°E~123°30′E)39个测站采集的浮游植物水样研究了该水域浮游植物群集特征。调查区浮游植物以硅藻和甲藻为主,此外还有少量的金藻、蓝藻和绿藻。浮游植物细胞丰度介于0.13~59.69个/mL之间,平均为4.39个/mL,主要优势物种为圆海链藻Thalassiosira rotula和骨条藻Skeletonema spp.,调查区两个细胞丰度密集区分别出现在靠近口门以及外海水域。浮游植物细胞在20m层出现最大值。调查区两个典型断面的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分别由骨条藻和圆海链藻所刻画。固氮蓝藻铁氏束毛藻Trichodesmium thiebautii主要出现在调查区东部水域表层。根据浮游植物物种和细胞丰度进行聚类分析后,发现存在调查区东部与近岸2个浮游植物分区。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9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