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全过程调查报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细胞形态研究

被引:19
作者
沈竑
洪君超
机构
[1] 国家海洋局东海监测中心!上海
[2] 不详
关键词
中肋骨条藻; 浮游植物群落结构; 增殖率; 休眠孢子; 细胞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 [植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于1990年6月在长江口赤潮多发区定点观测到一次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的全过程,对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过程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动及细胞形态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前,水体中甲藻数量多于硅藻;赤潮发生后,中肋骨条藻增殖,逐渐成为主要优势种,硅藻在数量上超过了甲藻;浮游植物种类丰度指数的大小能较好地反映赤潮发生的各个阶段。(2)赤潮发生过程中,中肋骨条藻细胞增殖率次序为:发展阶段>维持阶段>起始阶段。(3)在赤潮发生的维持阶段后期和消亡阶段,有5%-7.8%的中肋骨条藻形成休眠孢子,一个中肋骨条藻细胞仅形成一个休眠孢子,且同一个中肋骨条藻群体链上的所有细胞形成休眠孢子是同步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91 / 595+688 +68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长江口中肋骨条藻赤潮发生全过程调查报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细胞形态研究 [J].
沈竑 ;
洪君超 .
海洋与湖沼, 1994, (06) :591-595+688
[2]  
烟台、威海鲐鱼渔场及其附近海区角毛硅藻属的研究——Ⅰ.分类的研究[J]. 朱树屏,郭玉潔.海洋与湖沼. 19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