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东部山区旱作农田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

被引:4
作者
李月梅 [1 ]
徐仁海 [2 ]
曹广民 [2 ]
机构
[1] 青海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2] 青海省农科院作物所
关键词
旱作农田土壤; 水稳性团聚体; 粘粒; 土壤有机质;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6.04.004
中图分类号
S152 [土壤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比较了青海省东部山区垂直梯度分布的三种旱作农田土壤(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在0~60 cm土层的不同粒级土壤风干团聚体和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间的差异,并结合其它土壤质量指标(有机质、粘粒)对不同土壤结构和抗侵蚀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25mm风干团聚体、>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类型间有密切关系。均表现为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黑钙土和栗钙土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0.25mm水稳性团聚体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灰钙土则无明显相关性;三种土壤粘粒含量与>0.25mm风干团聚体和0.25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间无明显相关性。各项指标综合比较,三种土壤抗侵蚀能力大小为: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
引用
收藏
页码:640 / 6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THE EFFECT OF SOIL AGGREGATE SIZE ON EARLY SHOOT AND ROOT-GROWTH OF MAIZE (ZEA-MAYS-L) [J].
DONALD, RG ;
KAY, BD ;
MILLER, MH .
PLANT AND SOIL, 1987, 103 (02) :251-259
[2]  
土壤物理学概论.[M].(美)希勒尔(Hillel;Daniel)著;尉庆丰等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
[3]  
土壤农化分析手册.[M].劳家柽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4]  
土壤理化分析.[M].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
[5]   不同利用方式对紫色土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J].
侯春霞 ;
骆东奇 ;
谢德体 ;
魏朝富 ;
朱波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5) :467-470
[6]   紫色土团聚体抗蚀特征研究 [J].
骆东奇 ;
侯春霞 ;
魏朝富 ;
谢德体 ;
朱波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3, (02) :20-23+27
[7]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黄土坡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和总孔隙度的影响 [J].
张建国 ;
刘淑珍 ;
宋述军 ;
李勇 .
山地学报, 2002, (S1) :119-124
[8]   利用方式和土壤类型对土壤肥力质量指标的影响 [J].
章明奎 ;
徐建民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2, (03) :44-49
[9]   甘肃景电灌区土壤团聚体特征研究 [J].
李小刚 .
土壤学报, 2000, (02) :263-270
[10]   利用方式对红壤水稳定性团聚体形成的影响 [J].
章明奎 ;
何振立 ;
陈国潮 ;
黄昌勇 .
土壤学报, 1997, (04) :359-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