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开发中的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爨底下村为例

被引:86
作者
刘沛林 [1 ]
于海波 [2 ]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2] 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市场与目的地营销研究基地
关键词
古村落; 乡村性传承; 层次分析法;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2.11.003
中图分类号
K878 [遗址];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020202 ;
摘要
古村落乡村性传承是存续地方本土文化的关键问题之一,乡村性传承是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重要问题。考虑古村落旅游影响、乡村性特征随社会发展的必要性等趋势,构建古村落乡村性传承评价层次分析模型,评价因素包括乡村建筑、乡村文化、农业经济、乡村社会和乡村环境5个方面。案例分析以爨底下村为例,评价其在旅游开发背景下的乡村性传承情况,评价结果显示爨底下古村落的建筑、环境、乡村文化与乡村社会等方面的乡村性传承良好,但传统乡村经济特征传承较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304 / 131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1]   New directions in tourism for Third World development [J].
Brohman, J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1996, 23 (01) :48-70
[12]  
What is rural tourism?[J] . Bernard Lane.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 1994 (1-2)
[13]  
乡村旅游中游客导向的乡村性研究. 张歆梅. 北京大学 . 2008
[14]   历史文化名村的旅游保护与开发模式研究——以吐鲁番吐峪沟麻扎村为例 [J].
李欣华 ;
杨兆萍 .
干旱区地理, 2006, (02) :301-306
[15]   平遥古城的原真性保护探讨 [J].
高祥冠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2) :211-213
[16]   古村落旅游地利益主体关系及影响研究——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实证分析 [J].
王莉 ;
陆林 ;
王咏 ;
杨钊 ;
梁栋栋 ;
卢松 .
资源开发与市场, 2006, (03) :276-279
[17]   从游客体验看世界遗产地西递-宏村的旅游发展 [J].
章尚正 ;
董义飞 .
华东经济管理, 2006, (02) :43-46
[18]   古村落旅游开发模式的比较——金华市诸葛八卦村和郭洞村实证研究 [J].
陈腊娇 ;
冯利华 ;
沈红 ;
孙立峰 .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04) :58-59
[19]   世界遗产地旅游推力—引力因素研究——以西递和宏村为例 [J].
刘昌雪 .
旅游学刊, 2005, (05) :15-20
[20]   黟县古村落海外旅游市场研究 [J].
卢松 ;
陆林 ;
徐茗 .
经济地理, 2005, (02) :25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