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燃烧过程中矿物质气化与亚微米颗粒物形成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高翔鹏
徐明厚
姚洪
隋建才
刘小伟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煤燃烧; 矿物质气化; 亚微米颗粒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K16 [燃料与燃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热重分析仪研究了煤中矿物质的气化,同时通过沉降炉试验台架研究了燃煤过程中亚微米颗粒的形成和排放特性,并对亚微米颗粒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矿物质的气化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1400℃时,各个元素的气化能力由大到小依次为S、Cu、Pb、Zn、Na、K、Ca、Fe、Mg、Cr和Mn;温度越高,煤粉粒径越小,氧气含量越高,形成的PM1.0的浓度越大,并富集了易气化元素S、P和Na等,PM1.0可能是由气化-凝结机理形成的。图8表2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29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燃煤过程中矿物质变化与颗粒物生成的研究 [J].
刘小伟 ;
徐明厚 ;
于敦喜 ;
俞云 ;
隋建才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22) :107-111
[2]   燃煤过程中元素Na和Fe在可吸入颗粒物中的形态与分布 [J].
刘小伟 ;
徐明厚 ;
于敦喜 ;
郝炜 ;
隋建才 ;
俞云 .
动力工程, 2005, (05) :719-723
[3]   煤粉燃烧过程中矿物质气化影响因素的模拟研究 [J].
隋建才 ;
徐明厚 ;
丘纪华 ;
朱文渊 ;
高翔鹏 ;
彭谷桃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4) :7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