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司法中的当事人闹鉴及其法律治理

被引:28
作者
陈如超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关键词
民事司法; 民事闹鉴; 产生机制; 法律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13 [];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自2005年起,国家启动了权力支配型的司法鉴定制度改革。然而未曾料想,当事人不满鉴定意见而到鉴定机构闹事的风气异军突起、且愈演愈烈。当事人闹鉴淋漓尽致地反映了当前转型中国政治法律背景下,鉴定场域中法院/官与社会鉴定机构/人的尴尬,且因为闹鉴立竿见影的效果,而诱导民事鉴定三重异化。治理民事闹鉴,国家理应超越既往,即过度注重对社会鉴定机构/人进行单一行政管控,而应建立以"诉讼规制"为中心的制度体系:规范法官的涉鉴行为,重铸法官对鉴定意见的决断权,建立可靠有效的鉴定争议解决机制与裁断是非对错的政治法律原则。同时,国家必须坚决而果断地惩戒违法犯罪之闹鉴者。
引用
收藏
页码:309 / 326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美国法庭科学的加强之路.[M].美国国家科学院国家研究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  
司法鉴定专家辅助人制度研究.[M].常林;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
[3]  
村庄审判史中的道德与政治.[M].应星; 著.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
[4]  
正义思考的轨迹.[M].季卫东; 著.法律出版社.2007,
[5]   治理我国实践中司法鉴定失序的正途 [J].
郭华 .
中国司法鉴定, 2014, (04) :10-16
[6]   司法鉴定管理中一个亟需重视的问题——司法鉴定纠纷处理与防治对策 [J].
邹明理 .
中国司法, 2014, (06) :51-55
[7]   涉警上访与转型中国的法治困境 [J].
林辉煌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14, 20 (02) :5-19
[9]   绩效合法性与中国经济奇迹 [J].
杨宏星 ;
赵鼎新 .
学海, 2013, (03) :16-32
[10]   司法鉴定规则应重在规范法官行为——最高法院(2011)民一终字第41号判决书研读 [J].
孟勤国 .
法学评论, 2013, 31 (01) :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