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暴力问题的心理研究

被引:5
作者
沈跃龙
机构
[1] 安徽新华学院思政部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暴力; 心理分析;
D O I
10.19387/j.cnki.1009-0592.2016.06.111
中图分类号
G645.5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近年来,网络暴力问题层出不穷,从当年的"铜须门"事件到"网络暴力第一案",再到北京三里屯"优衣库事件"。在这些网络暴力案件的背后,大量的年轻网民特别是大学生正在成为事件的推手和暴力事件的加害者。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理性上网,成为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难点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34 / 23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网络暴力对公众道德观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J].
康丽洁 .
新闻世界, 2015, (07) :230-231
[2]   试论网络暴力现象 [J].
鲍文强 .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5) :123-126
[3]   网络语言暴力形成原因透析 [J].
缪锌 .
人民论坛, 2014, (35) :167-169
[4]   大学生网络暴力行为成因及引导策略探析 [J].
旷芳 .
学理论, 2012, (15) :49-50
[5]   “网络暴力”对大学生的危害及对策 [J].
聂培尧 ;
孙玫 ;
文卉 .
当代教育科学, 2011, (21) :61-62
[6]   网络围观的界定及特征分析 [J].
静恩英 .
新闻爱好者, 2011, (16) :64-66
[7]   青少年网络游戏行为研究 [J].
黄少华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1) :115-122+140
[8]  
群体心理学.[M].孙科炎; 詹燕徽; 著.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9]  
对“网络舆论暴力”说“不”!.[N].邓晓霞;王舒怀;.人民日报.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