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产业集聚与新型城镇化效率

被引:49
作者
傅为一 [1 ]
段宜嘉 [2 ]
熊曦 [3 ]
机构
[1]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2]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
[3] 不详
基金
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科技创新; 产业集聚; 新型城镇化效率; 空间计量模型; 区位熵;
D O I
10.15957/j.cnki.jjdl.2022.01.011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以新型城镇化为主要视角,使用中国2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10—2019年的城市数据和空间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识别了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效率的影响,并考察了其中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2)产业集聚对新型城镇化效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说明在中国产业集聚的负外部性大于其正外部性。(3)随着产业集聚度的提高,科技创新对新型城镇化效率的影响会显著提高。无论是OLS回归模型还是空间计量模型,文章的结论均具有稳健性,因此新型城镇化效率的提高在提高创新投入的同时需要合理规划产业布局。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2]   中国城镇化质量研究现状与热点分析 [J].
熊曦 ;
闫跳跳 ;
段宜嘉 ;
肖俊 .
人文地理, 2021, 36 (04) :37-43
[3]   高质量发展框架下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测度 [J].
刘浩 ;
刘树霖 .
统计与决策, 2021, 37 (13) :112-116
[4]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效率评价及时空分异 [J].
熊曦 ;
段宜嘉 ;
傅为一 ;
肖俊 .
经济地理, 2021, 41 (03) :105-112
[5]   论基于我国高技术产业生态位变迁的国内国际双循环 [J].
吴金明 .
湖湘论坛, 2020, 33 (06) :54-63
[6]   我国新型城镇化效率评价及对策 [J].
郑雁玲 ;
田宇 .
宏观经济管理, 2020, (10) :30-37+47
[7]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基于国家低碳城市试点的影响渠道检验 [J].
佘硕 ;
王巧 ;
张阿城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0, 41 (08) :44-61
[8]   长江经济带工业园区水污染防治问题与对策研究 [J].
王树堂 ;
陈坤 ;
田金平 ;
李浩源 ;
费伟良 .
环境保护, 2019, 47 (12) :45-46
[9]   中国经济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 [J].
林伯强 ;
谭睿鹏 .
经济研究, 2019, 54 (02) :119-132
[10]   产业集聚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J].
苏丹妮 ;
盛斌 ;
邵朝对 .
中国工业经济, 2018, (11) :117-135